显微组织-晶间腐蚀-固溶-敏化.doc

显微组织-晶间腐蚀-固溶-敏化.doc

ID:58399728

大小:12.50 KB

页数:1页

时间:2020-09-03

显微组织-晶间腐蚀-固溶-敏化.doc_第1页
资源描述:

《显微组织-晶间腐蚀-固溶-敏化.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GB/T13298-91金属显微组织检验方法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金属显微组织检验的试样制备、试样研磨、试样的浸蚀、显微组织检验、显微照相及试验记录。本标准适用于金相显微镜检查金属组织的操作方法。GB/T11354-2005钢铁零件渗氮层深度测定和金相组织检验本标准规定了钢铁零件表面渗氮层深度的测定方法和渗氮前后金相组织的检验方法和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气体渗氮、离子渗氮、氮碳共渗处理后的钢铁零件表面渗氮层深度、脆性、疏松及脉状氮化物的测定与评定。GB/T13299-91钢的显微组织评定方法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钢的游离渗碳体、低

2、碳变形钢的珠光体、带状组织及魏氏组织的金相评定方法、评定原则和组织特征等。本标准适用于低碳、中碳钢的钢板、钢带和型材的显微组织评定;其它钢种根据有关标准或协议,可参照本标准评定。GB/T4334-2008金属和合金的腐蚀不锈钢晶间腐蚀试验方法方法A-不锈钢10%草酸浸蚀试验方法。适用于奥氏体不锈钢晶间腐蚀的筛选试验,试样在10%草酸溶液中点解浸蚀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被浸蚀表面的金相组织,以判断是否需要进行方法B、方法C、方法D、方法E等长时间热酸试验。在不允许破坏被测结构件和设备的情况下,也可以作为独立的晶间腐蚀试验方法。方法B-不锈钢硫酸-硫酸铁腐蚀

3、试验方法。适用于将奥氏体不锈钢在硫酸-硫酸铁溶液中煮沸试验后,以腐蚀速率评定晶间腐蚀倾向。方法C-不锈钢65%硝酸腐蚀试验方法。适用于将奥氏体不锈钢在65%硝酸溶液中煮沸试验后,以腐蚀速率评定晶间腐蚀倾向。方法D-不锈钢硝酸-氢氟酸腐蚀试验方法。适用于检验含钼奥氏体不锈钢的晶间腐蚀倾向。用温度为70℃的10%硝酸和3%氢氟酸溶液中的腐蚀速率,同基准试样腐蚀速率的比值来判定晶间腐蚀倾向。方法E-不锈钢硫酸-硫酸铜腐蚀试验方法。适用于检验奥氏体、奥氏体-铁素体不锈钢加有铜屑的硫酸-硫酸铜溶液中煮沸试验后,由弯曲或金相判定晶间腐蚀倾向。固溶处理:是指将合金

4、加热到高温奥氏体区保温,使过剩相充分溶解到固溶体中后快速冷却,以得到过饱和固溶体的热处理工艺。(980~1250℃)主要目的是改善钢或合金的塑性和韧性,为沉淀硬化做准备,使合金中各相充分溶解,强化固溶体,并提高韧性及抗蚀能力,消除应力与软化,以便继续加工或成型。将奥氏体不锈钢加热到1100℃左右,使碳化物相全部或基本溶解,碳固溶于奥氏体中,然后快速冷却至室温,使碳达到过饱和状态,这种方法叫固溶处理。敏化处理:钢中的碳(通常含0.08%)与铬结合,在热处理过程中或在焊接过程中在晶界析出。形成的碳化物使晶界出现贫铬,并在晶界形成抗腐蚀薄膜同时发生局部的晶

5、间腐蚀,降低了材料的耐应力腐蚀性。一般在420~850°范围内停留时间过长,奥氏体不锈钢会由于碳化铬的析出而造成晶间贫铬,增加材料的晶间腐蚀倾向,这个温度范围即为敏化区间。所谓敏化处理,一般是指已经经过固溶处理的奥氏体不锈钢,在500~850°加热,将铬从固溶体中以碳化铬的形成析出,造成奥氏体不锈钢的晶界腐蚀敏感性,这就是敏化处理,是用来衡量奥氏体不锈钢晶界腐蚀倾向的,即一种检测手段。此外稳定化处理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抗晶界腐蚀能力而进行的热处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