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复习 力和运动同步检测(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通用).doc

中考物理复习 力和运动同步检测(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通用).doc

ID:58486347

大小:11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5-16

中考物理复习 力和运动同步检测(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通用).doc_第1页
中考物理复习 力和运动同步检测(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通用).doc_第2页
中考物理复习 力和运动同步检测(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通用).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复习 力和运动同步检测(无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通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考物理复习同步检测8.力和运动(总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重力常数g取10N/kg)一、选择题(每题3分,15题共45分)1.正在行驶的汽车司机刹车后速度逐渐减小,但在汽车未停下前如果其所受的一切外力突然消失,那么接下来小车的运动情况是()A.立即停下来B.速度逐渐减小C.速度减慢,最后停止D.仍做匀速直线运动2.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在不受力时,处于静止状态B.物体在不受力时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C.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运动状态就会改变D.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可能处于静止状态3.下

2、列现象中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A.小明用力将钢笔中的墨水甩出B.子弹离开枪口后仍能继续高速向前飞行C.苹果成熟后落向地面D.人向前走路时脚被石块绊了一下身子向前跌倒4.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有下列一些经历。与物理学中说的惯性有关的是()A.明知自己的某个习惯动作不好,可是很难在短期内侧地改正B.提着较重的物体走路,时间长了会感到手臂肌肉酸痛C.公交车经常开开停停,因而乘客们常常前仰后合D.长时间看书,突然抬头看远处的景物会感到模糊5.一列密闭的空调火车正在匀速沿直线开行,坐在火车座位上的小李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则球

3、将落在()A.小李的前方B.小李的后方C.小李所在位置D.上述情况都有可能6.歼击机在进入战斗状态时,要丢掉副油箱,这样做是为了()A.减小质量,使运动状态易于改变B.减小质量,使运动状态不易改变C.增大惯性,使运动状态易于改变D.减小惯性,使运动状态不易改变7.下面关于力学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A.大理石不能凭空将自己举起来,说明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B.物体在空中自由下落速度越来越快,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C.停在坡上的汽车如果没有受到向上力就会向下运动,这说明汽车此时没有惯性D.球在草地上越滚越慢,说

4、明力的作用效果只能改变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8.某人用力推静止在地面上的桌子,但没有推动,原因是()A.人推桌子的力小于桌子受到的摩擦力B.人推桌子的力小于桌子的重力C.人推桌子的力等于桌子受到的摩擦力D.人推桌子的力等于桌子的重力9.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不动的电视机,受到彼此平衡的两个力是()A.桌子受到的重力和电视机对桌面的压力B.电视机受到的重力和电视机对桌面的压力C.桌面对电视机的支持力和电视机对桌面的压力D.电视机受到重力和桌面对电视机的支持力10.汽车在水平公路上作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汽车受力

5、不平衡B.汽车在水平方向上受力平衡,竖直方向上受力不平衡C.汽车在竖直方向上受力平衡,水平方向上受力不平衡D.汽车在水平方向上受力平衡,在竖直方向上受力也平衡11.学校举行升旗仪式,在国旗匀速直线上升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国旗受到的重力和绳对国旗的拉力合力为零B.绳对国旗的拉力大于国旗受到的重力C.国旗受到重力和国旗对地球的引力方向相反D.国旗对绳的拉力等于国旗受到重力12.某物体在一对平衡力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若这对平衡力中的其中一个力突然消失,则这个物体不可能出现的状态是()A.速度可能减小B.

6、速度可能变大C.可能作匀速圆周运动D.可能作匀速直线运动13.以下几种关于摩擦利弊的说法正确的是()A.系鞋带时鞋带间的摩擦是有害的B.人走路时脚底和地面间的摩擦是有害的C.火车启动时,车轮和钢轨间的摩擦是有益的D.机器运动时,各零件之间的摩擦是有益的14.在浴室洗澡时,为了防止地面打滑,下面采取的措施种错误的是()A.于是地面上应铺上带有凹凸花纹的地砖B.脚底垫上一块毛巾C.穿鞋地带纹路的软底拖鞋D.穿硬平底塑料拖鞋图115.如图1所示,径直在水平路面上的小车,其支架的杆子上固定一铁球,关于杆子给铁球的力方向,下列

7、说法正确的是()A.沿杆子B.垂直于杆子C.竖直向上D.沿杆子与竖直方向之间的某一方向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8分)16.亚里士多德通过观察发现日常生活中运动的物体最终都会停下来,于是他认为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你认为他的观点是。现实生活中物体最终停下来的原因是。伽利略也是这样认为的,他推想假如运动的物体不受阻力时,物体将。物体之所以能这样是由于物体具有。后来牛顿认为“当一切物体在不受力时,总保持或状态。”17.牛顿第一定律用实验直接证明(选填“能”或“不能”),它是在通过分析事实基础上,在进一步得出的。牛顿第

8、一定律揭示出一切物体都有。物体的惯性大小只跟物体的有关。而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受力等等因素影响物体的惯性(选填“会”或“不会”)。18.用一根绳子拉着一个重50N的物体静止在空中,此时的拉力50N;若拉着该物体匀速上升,拉力50N,方向;提着该物体匀速下降,拉力50N,方向。(除了方向的空之外,其余各空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9.初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