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耳鼻喉科-重点-复习.doc

中医耳鼻喉科-重点-复习.doc

ID:58489123

大小:7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5-17

中医耳鼻喉科-重点-复习.doc_第1页
中医耳鼻喉科-重点-复习.doc_第2页
中医耳鼻喉科-重点-复习.doc_第3页
中医耳鼻喉科-重点-复习.doc_第4页
中医耳鼻喉科-重点-复习.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耳鼻喉科-重点-复习.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耳鼻喉科重点◎中耳:中耳包括鼓室,咽鼓管,鼓窦,乳突.(两房一厅一通道)◎听小骨:听小骨有锤骨,砧骨,镫骨构成听骨链,使骨膜和前庭窗联结.◎咽鼓管:承认咽鼓管长约3.5cm,骨部:外1/3-鼓室口;软骨部:内2/3-咽口(鼻咽部).咽鼓管的功能:1.调节鼓室气压(保持中耳气压稳定)2.排除中耳分泌物.◎婴儿与成人的咽鼓管比较:婴儿的咽鼓管短,粗,平,直,故感染较成人多见.◎鼻中隔结构:鼻中隔软骨,梨骨,筛骨垂直板.利特氏区:鼻中隔前下方黏膜内动脉血管汇聚成丛,称利特氏区.该区是鼻出血的好发部位.◎鼻窦:上额窦,

2、额窦,前组筛窦开口在中鼻道;后组筛窦与蝶窦为后组鼻窦.后组筛窦开口在上鼻道,蝶窦开口于蝶筛隐窝.◎鼻腔的生理:鼻腔主要有呼吸,嗅觉,共鸣的功能.一.呼吸和保护功能:1.通气(鼻阻力)2.调温(鼻腔黏膜血管丰富)3.调湿(黏膜分泌功能)4.清洁(鼻毛阻挡,纤毛运动及粘液毯,喷嚏)二.嗅觉功能三.共鸣作用◎咽的分布:咽由上而下为鼻咽部,口咽部,喉咽部.◎鼻咽部:腺样体:在鼻咽部顶后壁有淋巴组织团称为腺样体.两侧壁有咽鼓管的咽口,咽鼓管开口后方和上方稍隆起,称咽鼓管隆凸.咽鼓管隆凸后上方有一个较深之窝称咽隐窝,为鼻咽

3、癌好发的部位.◎口咽部:前方-咽峡(悬雍垂,舌背,腭弓构成的半圆形)侧壁-腭舌弓,腭咽弓,腭扁桃体(喉核)后壁-咽喉壁(喉底),咽后壁淋巴滤泡,咽厕所.◎喉的软骨:1.甲状软骨:为喉部最大的软骨2.环状软骨:喉部唯一完整的环形软骨,保证呼吸畅通有重要作用3.会厌软骨:会厌分舌面和喉面,舌面组织疏松.◎喉腔:喉腔以声带为界,分为声门上区,声门区,声门下区.声门裂:声带张开时,出现一个等腰三角形的裂隙,称声门裂,为喉最窄处.◎耳疖:耳疖是指因邪热搏结于耳窍而发生于外耳道的疖肿,以耳痛,外耳道局限性红肿为特征.为西医

4、学的局限性外耳道炎.◎耳疮:耳疮是指因湿热邪毒搏结于耳窍所致的以外耳道弥漫性红肿疼痛为主要特征的疾病.为西医学的弥漫性外耳道炎.疾病耳疖耳疮急性慢性病史多有挖耳史症状耳痛,张口,咀嚼时加重;病程短耳痒或轻微耳痛;病程长检查耳廓牵拉痛,耳屏压痛外耳道弥漫性充血,皮肤增厚,或有少许渗液外耳道软骨部局限性红肿,可化脓外耳道弥漫性红肿,可有少许分泌物*耳疖与脓耳疼痛的鉴别在于有否耳廓牵拉痛.◎耳胀:耳胀是指因外邪,湿浊上蒙清窍所致的以耳内胀,闷,堵塞感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相当于西医学的分泌性中耳炎,气压损伤性中耳炎,粘连

5、性中耳炎等.诊断要点:两大症状-耳内胀闷堵塞感(最突出的症状),听力下降(自听增强)两大体征-鼓膜内陷(甚或粘连,钙化),鼓室积液征(液平,液气泡)◎耳胀辨证论治证型治法方药风邪外袭,痞塞耳窍疏风散邪,宣肺通窍荆防败毒散,银翘散加减肝胆湿热,上壅耳窍(重点)清泻肝胆,利湿通窍龙胆泻肝汤加减脾虚失运,湿浊困耳健脾利湿,化浊通窍参苓白术散加减邪毒滞留,气血瘀阻行气活血,通窍开闭通窍活血汤加减*肝胆湿热,上壅耳窍主证:耳内胀闷堵塞感,耳内微痛,检查可见鼓膜色红或橘红色,内陷或见液平面.鼓膜穿刺可抽出黄色较粘稠的积液.

6、患者烦躁易怒,口苦口干,胸胁苦闷.舌质红,苔黄腻,脉浮数.◎脓耳:脓耳是指因脏腑失调,湿浊邪毒停聚耳窍所致的以鼓膜穿孔,耳内流脓,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耳病.相当于西医学的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及乳突炎.症状体征辅助检查急性期耳痛,耳内流脓,听力下降,可伴发热鼓膜充血,紧张部穿孔1.听力检查:传导性聋2.血常规:白细胞升高.慢性期反复耳内流脓,听力下降鼓膜紧张部或松弛部穿孔,或见肉芽,胆脂瘤,硬化灶.1.听力检查:传导性聋或混合性聋2.颞骨CT:中耳乳突可见软组织影或骨质破坏证型治法方药风热外侵证疏风清热,解毒消肿

7、蔓荆子散加减肝胆湿热证清肝泻热,祛湿排脓龙胆泻肝汤加减脾虚湿困证(重点)健脾渗湿,补托排脓托里消毒散加减肾元亏虚证补肾培元,祛腐化湿知柏地黄丸加减*脾虚湿困证主证:耳内流脓缠绵日久,脓液清晰,量较多,无臭味,多呈间歇性发作.检查可见鼓膜混浊或增厚,有白斑,中央性大穿孔.全身课件头晕,头重,面色不华,纳少溏便,舌质淡,苔白腻.*托里消毒散:托里消毒芪皂梗,八珍去地加白银.(健脾益气-黄芪,人参,茯苓,白术,甘草)(养血活血-当归,白芍,川芎)(清热解毒-银花)(排脓-皂角刺,桔梗,白芷)*外治法:清除脓液,滴耳,

8、吹耳,滴鼻,手术(清除不可逆病灶;重建鼓膜,听骨链).◎耳面瘫:耳面瘫是指因耳部脉络痹阻所致的以口眼歪斜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相当于西医的周围性面瘫.耳面瘫分为六级.◎耳眩晕:耳眩晕是指因风邪,痰饮上犯耳窍或脏腑虚损,耳窍失养所致的以头晕目眩,如立舟船,天旋地转,甚或恶心呕吐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病例:王某,女,35岁,眩晕反复发作1年余,今天早晨起床后突感头晕目眩,自觉房屋在旋转,以致不能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