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预防教案.doc

地震预防教案.doc

ID:58614461

大小:16.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10-17

地震预防教案.doc_第1页
地震预防教案.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地震预防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地震预防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教学,使学生初步知道地震的原因,以及预防地震伤害的方法。2.向学生进行科学自然观教育。教学重点:地震的成因.教学难点:地震时的求生。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想了解地震的有关知识吗?二、新授1、了解地震成因初步了解地震是由板块和板块之间的挤压造成的。2.地震既然对人类和大自然造成了这么大的伤害,那我们遇见地震时候该如何自救呢?。3.交流。注:地震知识1、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目前人们尚不能阻止地震的发生。但是,我们可以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2、由于地球不断运动,逐渐积累了巨大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层突然发生破裂

2、或错动,这就是地震。3、地震前兆指地震发生前出现的异常现象,如地震活动、地表的明显变化以及地磁、地电、重力等地球物理异常,地下水位、水化学、动物的异常行为等。4、地震各级的感觉:①4—5度,睡觉的人惊醒,吊灯摆动。②6度,器皿倾倒,房屋轻微破坏。③7—8度,房屋破坏,地面裂缝。④9—10度,桥梁、水坝损坏,房屋倒塌,地面破坏严重。⑤11—12度,毁灭性破坏。5、发生有感地震应急行动有感地震是指发生的地震级别较低,有明显震感,没有造成破坏和重大破坏的地震。6、应急要点发生有感地震后,室内人员在震发瞬间不知道地震强弱的情况下,应迅速按预选定的较安全的室内避震点分头躲避。(1

3、)震后快速撤到室外,注意收听、收看电视台、电台播发的有关新闻,做好防震准备。了解震情趋势,不听信、传播谣言,确保社会稳定。(2)住平房的居民遇到级别较大地震时,如室外空旷,应迅速跑到屋外躲避,尽量避开高大建筑物、立交桥,远离高压线及化学、煤气等工厂或设施;来不及跑时可躲在桌下、床下及坚固的家具旁,并用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防尘、防烟。(3)住在楼房的居民,应选择厨房、卫生间等开间小的空间避震;也可以躲在内墙根、墙角、坚固的家具旁等容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要远离外墙、门窗和阳台;不要使用电梯,更不能跳楼。(4)尽快关闭电源、火源。(5)正在教室上课、工作场所工作、公共场所活

4、动时,应迅速包头、闭眼,在讲台、课桌、工作台和办公家具下边等地方躲避。(6)正在野外活动时,应尽量避开山脚、陡崖,以防滚石和滑坡;如遇山崩,要向远离滚石前进方向的两侧方向跑。(7)正在海边游玩时,应迅速远离海边,以防地震引起海啸。驾车行驶时,应迅速躲开立交桥、陡崖、电线杆等,并尽快选择空旷处立即停车。(8)身体遭到地震伤害时,应设法清除压在身上的物体,尽可能用湿毛巾等捂住口鼻防尘、防烟;用石块或铁器等敲击物体与外界联系,不要大声呼救,注意保存体力;设法用砖石等支撑上方不稳的重物,保护自己的生存空间。7、地震时切忌惊慌我们感觉到的地震,大多数是有感、强有感地震,少数能造成

5、轻微破坏,造成严重破坏的地震是极少数。因此,当遇到地震时切忌恐慌,要沉着冷静,迅速采取正确行动。特别在高楼和人员密集场所,就地躲避最现实。我国有过地震并没造成任何破坏,但惊慌失措的人们互相拥挤踩踏造成重伤甚至死亡的教训。不要跳楼、要相互关爱人员密集场所不要拥挤学生要听从指挥六、总结1.地震的形成:地震是由板块和板块之间的挤压造成的(也叫弹性回跳说)。2.地震的求生方法:⑴地震时,从地震发生到房屋倒塌,一般有12秒钟的时间,此时要保持冷静,12秒钟内要因地、因时地作出瞬间避险抉择;⑵不要拥挤在楼梯,过道上;⑶撤到室外或正在室外的人员,要选择空旷地带避;⑷不要盲目破窗跳楼;

6、⑸不要在高楼、烟囱、高压电线、狭窄巷道、桥梁等处停留;⑹避震时,要注意保护头部;⑺地震发生时,应及时采取正确措施,紧急避险。来不及撤离,应就近避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