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学院 中国书法与文化.ppt

山东教育学院 中国书法与文化.ppt

ID:58640728

大小:2.10 MB

页数:20页

时间:2020-10-12

山东教育学院 中国书法与文化.ppt_第1页
山东教育学院 中国书法与文化.ppt_第2页
山东教育学院 中国书法与文化.ppt_第3页
山东教育学院 中国书法与文化.ppt_第4页
山东教育学院 中国书法与文化.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山东教育学院 中国书法与文化.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书法与文化主讲:李术文一、课程性质本课程属文秘专业职业技能必修课。旨在培养学生的书法审美情趣,提高大学生艺术鉴赏的感受力、鉴赏力、创造力;了解古今优秀的书法艺术作品,提高大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本课重点在于提高或培养毛笔书写技能,强调动手能力,因此要求课内的参与和课外的练习相结合,缺一不可。二、目标任务1.通过学习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磨练学生的意志品格;2.通过书法史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博大精深的书法内涵;3.通过正确的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坐姿与正确的执笔方法;4.通过系统的训练使学生提高写字的能力;5.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对

2、美的感悟力、鉴赏力、创造力。三、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从理论到实践,从基本笔画到单个字,从楷书到行书,从临摹到创作,循序渐进,有序安排。1.了解中国书法的历史发展;2.书法各体的艺术欣赏;3.书法用品“文房四宝”知识;4.书法笔画训练;5.书法结构训练;6.书法章法与创作及作品鉴赏。四、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书写水平的主要渠道。因此,实际教学中要做到合理安排时间,坚持以练为主,做到精讲巧练,力求正确理好讲与练、教与学、练习与指导、教师主导与教学主体之间的关系,形成双向互动模式,充分发挥写字教学的功能。情趣引入精讲到位分析示范同步指导交流反馈用多媒体介绍书法史、书法理论和书法作品

3、,演示书写的方法;用板书提示书写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当堂对学生进行示范,纠正学生书写中的错误;评讲学生的作品;举办学生书法作品展览;带领学生参加校外书法交流活动。五、学习方式根据本专业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潜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书法的方法,形成持之以恒、不断进取的良好学风。培养兴趣观察理解课堂练习自主练习交流应用六、课时及学分本课程共36学时,2学分。七、期末成绩的评定1、平时到课考勤占10%;2、平时作业上交率占20%;3、期末考试成绩占70%;4、考试为按要求完成一幅完整的书法作品。绪论教学目的: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汉字渊源,掌握书法相关

4、概念,熟悉书法文化,明确学习目标,培养学习兴趣。教学重点:学习书法的目的、方法。教学难点:改变学生“成人学习书法难”的观点。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内容:一、汉字的起源;一、为什么要学习书法;二、学习书法的方法;三、书法艺术的发展现状。汉字的起源实物记事结绳记事图画记事符号记数象形符号记写音节表意为主的意音文字系统夏商甲骨文商周钟鼎文春秋战国大篆秦小篆秦汉隶书汉草书东晋行书汉字形体的演变两晋楷书一、甲骨文甲骨文是商周两代使用的文字之一,清代未,在河南安阳小屯村的殷墟发现,文字写刻在龟甲兽骨上,故名甲骨文。因多为刀刻的缘故,也称“契(刻的意思)文”,又因甲骨用于占卜,也称“卜辞”文字。

5、甲骨文笔画锐利、瘦硬遒劲,其资料可参阅《甲骨文编》和《甲骨文字集释》等书。二、钟鼎文也称“金文”,即指铸、刻在商周青铜器上的铭文。现已发现带铭文的铜器4000多件,金文单字3500个左右。内容多记奴隶主贵族祭典、征伐、赐命、契约等,结体错综变化,笔画圆匀厚重。散氏盘虢季子白盘毛公鼎三、篆书篆书有大、小篆之分。广义的大篆是指秦代以前的甲骨文、金文、籀文和春秋战国时期通行于六国(齐、楚、燕、韩、赵、魏)的古文,小篆则指秦始皇“书同文字”后,在秦代通行的篆书。1.笔划均匀一致,笔形圆转勾连,笔势舒展流畅。2.形体长圆,大小一致。3.构成分和方式空前统一,一个偏旁在字中任何位置都基本保持

6、固定的形体。峄山刻石及拓片四、隶书隶书也叫“隶字”、“古书”。是在篆书基础上,为适应书写便捷的需要产生的字体。就小篆加以简化,又把小篆匀圆的线条变成平直方正的笔画,便于书写。分“秦隶”(也叫“古隶”)和“汉隶”(也叫“今隶”),隶书的出现,是古代文字与书法的一大变革。   隶书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它起源于秦朝,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居延汉简曹全碑五、楷书楷书是对隶书略加改造的一种字体。大约在东汉末年形成,到魏晋时代逐趋成熟。 楷书的特点是字画横平竖直,结构紧凑,气势流畅,形体优美。

7、历史上的书法家有不少精品传世。欧阳询、柳公权、颜真卿、赵孟頫以独特的风格把楷书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被世人称为楷书四大家。六、草书草书:为书写便捷而产生的一种字体。始于汉初,当时通用的是“草隶”,即潦草的隶书,后来逐渐发展,形成一种具有艺术价值的“章草”。汉未,张芝变革“章草”为“今草”,字的体势一笔而成。唐代张旭、怀素又发展为笔势连绵回绕,字形变化繁多的“狂草”。 草书的特点是结构简省、笔划连绵。章草起于西汉,盛于东汉,字体具隶书形式,字字区别,不相纠连;今草起于东汉末期,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