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防护培训教材

静电防护培训教材

ID:5865168

大小:4.28 MB

页数:69页

时间:2017-12-14

静电防护培训教材_第1页
静电防护培训教材_第2页
静电防护培训教材_第3页
静电防护培训教材_第4页
静电防护培训教材_第5页
资源描述:

《静电防护培训教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大家晚上好培训内容培训内容第一章:静电基础知识第二章:静电的来源及危害第三章:静电防护知识第四章:静电防护的方法及作用第五章:静电防护的一般要求及常出现的错误第六章:生产线不防静电物体的管理方法第七章:各项静电防护措施综合表第一章第一章:静电基础知识第一节静电知识第二节什么是静电第三节静电是怎么产生的第四节静电敏感元件第五节什么叫静电放电第六节人体身上的静电有多高第七节静电荷的衰减和积累第八节静电防护常用的标签第一章第一节第一节静电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从以下多方面感觉到静电。1、闪电2、在冬天穿毛衣时

2、所产生的噼啪声3、塑胶圆珠笔通过摩擦后可以吸起小纸皮这些都似乎对我们人没有影响,但对电子元件及电子电路板有很大的危害。第一章第二节第二节什么是静电物体所带过剩或不足的相对静止不动的电荷。静电简单的说就是静止的电荷。静电电压的大小可使用静电电压测试仪进行测试第一章第三节第三节静电是怎么产生的任何物质都是由原子组合而成,而原子的基本结构为质子,中子及电子(如图1所示)。电子中子质子图1(原子结构)第一章第三节质子与中子质量较高,结合力强,不易分离,紧密聚在一起,称为原子核,电子之质量甚小,环绕原子核外。依其

3、电气的特性,科学家们将质子定义为正电,中子因不具电气特性,称不带电,电子的电气特性与质子相反,为带负电,在正常状况下,一个原子的质子与电子数量相同,一经外力脱离轨道,离开原来的原子A,而投入其它的原子B,A原子因缺少电子面带有正电现象,称为阳离子,B原子因有多电子而呈带负电现象,称阴离子。(如图2所示)原子A原子B第一章第三节造成不平衡电子分布原因即是电子受外力而脱离轨道,这个外力含多种能源(如动能,位能、热能、化学能等)任何两个不同材质的物体接触后再分离,即可产生静电(如图3所示)第一章第四节第四节静

4、电敏感元件电子元器件包括集成电路(IC、BGA)、来料原包装有静电防护的二极管及三极管、可控硅、薄膜电阻器、表面声波器件(SAW)。第一章第五节第五节什么叫静电放电静电放电的英文描述是:ElectroStaticDischarge简称“ESD”。具有不同静电电位物体,由于直接接触或静电感应引起物体间的静电荷转移。第一章第六节第六节人体身上的静电有多在干燥的季节若穿上化纤衣服和绝缘鞋在绝缘的地面走等活动,人体身上的静电可达几千伏甚至几万伏。第一章第七节第七节静电荷的衰减和积累任何物质以任何方式发生静电起电

5、后,若其起电过程不再继续则经过足够长的时间之后,物体上的电荷会逐步自行消失。小结:减小工作域物品的移动,可有效控制静电的产生第一章第八节第八节静电防护常用的标签OBSERVEPRECAUTIONSFORHANDLINGELECTROSTATICDISCHARGESENSITIVEDEVICES防静电工作区标记静电敏感基本符号第二章第二章:静电的来源及危害第一节工厂内常见的静电源:(静电源指可产生静电荷的物体)第二节静电对电子产品生产的主要影响第三节人体静电对静电敏感电子产品造成的危害第二章第一节第一节工

6、厂内常见的静电源(静电源指可产生静电荷的物体)1、环境:(地板、工作台面、工厂主要设备)2、人:(人的皮肤表面、人穿的衣服)3、材料:(原材料、生产辅助料、包装材料)4、制程:(发热枪和吹风机、普通的塑胶吸锡工具、烙铁头未接地的电烙铁、普通的塑胶工治具)第二章第二节第二节静电对电子产品生产的主要影响1、静电放电对静电敏感元件造成损坏a、完全失去功能;b、间歇性失去功能。2、元件损坏带来的损失a、增加成本;b、影响质量;c、引起客户不满而影响公司的信誉。第二章第三节第三节人体静电对静电敏感电子产品造成的危

7、害1、由于人体静电能量的泄放时间极短,仅为零点几微秒,瞬时脉冲高,平均功率达千瓦以上,足可烧毁静电敏感元件,进而导致整个设备或系统工作失误、失灵。2、由于人体静电电压可高达数百、数千甚至上万伏,足以使静电敏感元件发生电击穿,包括硬击穿(造成突然永久性失效)和软击穿(一般表现为暂进失效)。暂时失效不但会造成设备工作误差,更严重的危害在于它可造成毫无规律可循的潜在性失效,使电子产品工作的可靠性下降。第三章第三章:静电防护知识第一节何为静电防护第二节静电防护的基本原则第三节防静电材料具备的特征第四节防静电工作

8、区的要求第五节常用的防静电设施第六节静电防护的重要性第三章第一节第一节何为静电防护所谓静电防护就是消除静电或者把静电压控制在允许的范围(0±100V)。第三章第二节第二节静电防护的基本原则(详细操作见第七章各项防静电措施综合表)1、抑制静电荷的积累,严格控制静电源;2、迅速、安全、有效地消除已经产生的静电荷;3、最大限度地减少静电危害;4、严格静电防护管理,以确保各项措施的有效执行。第三章第三节第三节防静电材料具备的特征1、防止产生摩擦起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