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危害因素与职业病防治ppt课件.ppt

职业危害因素与职业病防治ppt课件.ppt

ID:58663195

大小:1.76 MB

页数:52页

时间:2020-10-05

职业危害因素与职业病防治ppt课件.ppt_第1页
职业危害因素与职业病防治ppt课件.ppt_第2页
职业危害因素与职业病防治ppt课件.ppt_第3页
职业危害因素与职业病防治ppt课件.ppt_第4页
职业危害因素与职业病防治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职业危害因素与职业病防治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主讲人:刘国梁职业病危害因素与防治前言勤学●乐讲卫生部部长陈竺2009年4月24日在我国保护农民工健康高层论坛会上指出:我国职业病危害形势严峻,尘肺和职业中毒居高不下。截止2008年底,各类职业病累计70多万例,其中尘肺病累计发病近64万例,已死亡14万多例。近几年,平均每年新发现尘肺病1万多例,同时尘肺病发病工龄明显缩短,急、慢性职业中毒呈上升趋势。据专家估计,在今后一段时期,我国职业病总数还将继续呈上升趋势。农民工职业病危害问题突出。目录Contents职业病的定义与危害因素A职业病诊断与保障C职业病防护要点

2、B职业病的定义与危害因素第一节职业病定义职业病:劳动者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及其他职业活动中,因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所引起的疾病,即与职业有关的疾病。根据卫生部会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职业病目录》,职业病包括尘肺、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职业中毒、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眼病、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职业性肿瘤和其他职业病共10类115种疾病。第二节职业性危害因素一、来源1、与生产过程有关的职业性危害因素主要来源于原料、中间产物、产品、机器设备的工业毒物、粉尘、噪声、振动、高温、电离辐射及非

3、电离辐射、污染性因素等职业性危害因素,均与生产过程有关。2、与劳动过程有关的职业性危害因素作业时间过长、作业强度过大、劳动制度与劳动组织不合理、长时间强迫体位劳动、个别器官和系统的过度紧张,均可造成对劳动者健康的损害。3、与作业环境有关职业性危害因素厂房布局不合理,厂房狭小、车间内设备位置不合理、照明不良等;生产过程中缺少必要的防护设施等;露天作业的不良气象条件。二、职业危害因及危害1、化学危害因素工业毒物如铅、苯、汞、锰、一氧化碳、氨、氯气等。生产性粉尘如煤尘、石棉尘、水泥尘、有机粉尘、金属粉尘等。2、物理危害

4、因素异常气象条件如高温(中暑)、低气压(高原病)等。电离辐射有x、a、β、r射线和中子流等。非电离辐射如紫外线、红外线、高频电磁场、微波、激光等。噪声振动3、生物危害因素皮毛的炭疽杆菌、蔗渣上的霉菌、布鲁杆菌、森林脑炎、病毒、有机粉尘中的真菌、真菌孢子、细菌等。如屠宰、皮毛加工、森林作业等。4、毒物对人体的危害按照职业危害因素(毒物)作用的性质,对人体的危害可分为:刺激性、腐蚀性、窒息性、麻醉性、溶血性、致敏性、致癌性、致突变性、致畸性等。三、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1、呼吸道凡是以气体、蒸汽、雾、烟、粉尘形式存在的毒

5、物,均可经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内。毒物一旦进入肺脏,很快就会通过肺泡壁进入血液循环而被运送到全身。较大的粉尘大部分可以被鼻毛滤掉,气管上的纤毛可以将沉积在气管壁上的粉尘通过粘液运送到咽部排除,只有较小的粉尘才能到达肺部。粉尘微粒越小,对人体危害越大。2、消化道个人卫生习惯不良,手沾染毒物后没有及时用流动的水清洗或清洗不彻底,就进食、饮水或吸烟等进入消化道;由于饮食、水等被毒物污染。教育员工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在接触毒物的过程中应严禁饮水、进食、吸烟;工作完毕后必须用流动的水将手冲洗干净;接触毒物的衣物、鞋、帽应放在安全

6、地方,及时清洗干净。3、皮肤脂溶性毒物经皮肤吸收后,还需要有水溶性,才能进一步扩散和吸收,所以具有水、脂溶性的物质(如苯胺)易被皮肤吸收。裸露的皮肤出汗时更容易被毒物侵害。职业病防护要点第一节、清油作业的危害与防护一、石油(原油)的危害我国石油多属石蜡基石油,以烷烃作用为主。含硫量较高石油产区,应关注硫化氢的急性中毒、和硫化氢与烃的联合作用对人体健康损害。(1)急性中毒:吸入高浓度烷烃可引起窒息。中碳烷烃能引起强直性痉挛。癸烷以上和高碳烷烃引起痉挛和麻醉作用的可能性很小。死亡原因多为肺水肿、肺出血和化学性肺炎。(

7、2)慢性作用:动物长期暴露后,有生长迟缓,肝、肾和血液等有轻度改变(如肝脂肪量增加,轻度贫血和白细胞减少等),但停止接触后可以恢复。长期接触烷烃,主要表现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尤其是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长期接触中碳烷烃,可以出现多发性神经炎。胃肠道疾病发生率增高,机体抵抗力下降等。中等烷烃和高碳烷烃对皮肤和粘膜有轻度的刺激作用。长期反复接触可引起接触性皮炎、毛囊炎、痤疮、黑皮病及皮肤局限性角质增生等。不同浓度的H2S对人体的影响浓度/(mg/m3)接触时间/min急性影响0.035嗅觉阈0.4明显嗅出4~7中等度难

8、闻臭味。30~40虽臭味强烈,仍能耐受,可能引起局部刺激和全身症状的阈浓度。70~15060~120出现眼及呼吸道刺激症状。长期接触可引起亚急性或慢性结膜炎。吸入2~15分钟即发生嗅觉疲劳。30060可能引起严重反应-即眼及呼吸道黏膜刺激症状强烈,并引起神经系统抑制,6~8分钟即出现急性眼刺激症状。76015~60可能引起生命危险-发生肺水肿、支气管炎、肺炎、步态不稳、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