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青--孔子的“仁爱”教学设计.doc

孟青--孔子的“仁爱”教学设计.doc

ID:58766727

大小:261.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0-09-30

孟青--孔子的“仁爱”教学设计.doc_第1页
孟青--孔子的“仁爱”教学设计.doc_第2页
孟青--孔子的“仁爱”教学设计.doc_第3页
孟青--孔子的“仁爱”教学设计.doc_第4页
孟青--孔子的“仁爱”教学设计.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孟青--孔子的“仁爱”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基本信息设计者孟青学校市区教育研究中心学段初中课程名称地方课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题孔子的“仁爱”设计思路指导思想理论依据1.传统文化课程建设的背景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逐渐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播、继承与发展,显得迫在眉睫。在进一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新阶段,特别是强调要充分发挥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更好地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新要求下,传统文化教育需深入到课堂教学中来,真正落实到学生的日常学习中。2.传

2、统文化课程的定位与理念作为地方课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课程目标的准确定位是教学实践的基本前提。根据教育部2014年下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可知,在初中阶段,应该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力为重点,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文化传统和基本国情。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发现,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容极为丰富,教师在进行传统文化教学时应首先对所选择的传统文化容主题进行分类,一般来说,传统文化课堂教学容可分:思想价值类、文化意象类、礼仪风俗类、社会生活类等基本主题。其中每一类主题的基本课程目标、容和学生活动设计等均有不同

3、侧重。3.思想价值类传统文化课程目标的定位本课容来源于京版地方教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师大学)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3课《仁爱》,属于“思想价值类”主题容。传统文化教育归根结底是一种价值观的教育,重在帮助学生理解并践行古人留给我们的精神道德智慧,获得一种民族心理图式,成为真正的“........中国人”。基于这种认识,我提出了如下理念:(1)以文言原典传承古人精神智慧传统文化教育最重要,也是最难的正是精神智慧的教育,教师要努力将中国几千年来的精神智慧传递给学生,而这种精神智慧却往往具有“不可言说”的特点,似乎“一说便错”,孔孟的“仁义礼智信”如果用大白话来讲,很难讲清

4、楚,这时文言原典的学习就至关重要了。一方面,文言原典保证了学习材料的“可对话性”。文言原典总是以“我”的个体视角来阐释世界,它不会进行词典式的客观定义和教科书式的条分缕析,而是以“我”的体验来进行充分演绎。例如“仁”在《论语》中出现了109次,大部分都是在孔子与弟子的对话中提及,是以“我”的体验和感受阐述的。另一方面,文言原典保存了传统精神智慧的原生话语体系,保证了学习材料的准确性。例如要想说明“忠恕”,用任何现代汉语都难以说清楚,而用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来阐释才能更接近孔子原意。(2)坚持“生活化经典”的教学原则学习思想价值类

5、传统文化,必须要坚持“生活化经典”的基本原则。学生不是学问家,不是要考证研究经典,无需咬文嚼字;这也不是语文课,不是要在文言文教学上下功夫。强调“生活化经典”主要是为了将经典应用于生活。孔子并非高高在上,距离我们千里之外,他的思想应该有着鲜活的生命力,能够指导我们的人生,应用到我们的为人处世之中。单纯诵读经典而不理解其意思已经不适用于中学生,中学生需要将经典化于心,切记体察,应用于生活。《论语》等儒家经典的魅力正在于能够指导他们的人生,让他们的为人处世更有智慧,这才是他们学习经典的动力。(3)依据“从生活中来——深入原典汲取智慧——应用于生活”的学习顺序逐层深入根据“

6、生活化经典”的原则,我探索出一条“从生活中来——深入原典汲取智慧——应用于生活”的学习顺序,也是教学路径,即先从生活中来,唤醒学生对于仁等思想价值的认识,这种认识当然是基于经验的,不够深入,而这正是教学的起点,接下来带领学生走进原典,从对《论语》章句的学习中汲取古人的精神智慧,最后再将这种智慧应用于生活实例,在具体案例中切记体察,学以致用。........教学背景分析1.学情分析:本次课授课对象是市区经纶中学分校初中三年级的学生,该校学生基础扎实,思维较为活跃,文言基本功较强。本学期开始语文教师计划讲授《论语》,并提前让学生购买了《论语译注》。因此学生对《论语》的基本

7、知识并不陌生,也对阅读《论语》有着较浓厚的学习兴趣。但对于《论语》中关于“仁”的思想及经典章句没有接触过,并不熟悉。2.学习容分析:根据学生的基础,我在《论语》有关“仁”的章句中精选了五个句子,容涉及到仁的本质——爱人;仁的基础——孝悌;仁的方法——忠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可以说,这五个句子是学习“仁”最经典的章句,有助于学生探究“仁”乃至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3.课前准备:传统文化教育离不开文言原典的学习,但本课并非语文课,不将文言文的学习作为重点,因此课前布置给学生自学的作业:自行查阅书籍,抄写、朗读并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