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 T1436-2017集雨型绿地工程设计规范.pdf-2020-09-26-11-45-37-764.docx

DB11 T1436-2017集雨型绿地工程设计规范.pdf-2020-09-26-11-45-37-764.docx

ID:58810428

大小:95.75 KB

页数:19页

时间:2020-09-26

DB11 T1436-2017集雨型绿地工程设计规范.pdf-2020-09-26-11-45-37-764.docx_第1页
DB11 T1436-2017集雨型绿地工程设计规范.pdf-2020-09-26-11-45-37-764.docx_第2页
DB11 T1436-2017集雨型绿地工程设计规范.pdf-2020-09-26-11-45-37-764.docx_第3页
DB11 T1436-2017集雨型绿地工程设计规范.pdf-2020-09-26-11-45-37-764.docx_第4页
DB11 T1436-2017集雨型绿地工程设计规范.pdf-2020-09-26-11-45-37-764.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DB11 T1436-2017集雨型绿地工程设计规范.pdf-2020-09-26-11-45-37-764.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CS91.020P53DB11备案号:56071-2017北京市地方标准DB11/T1436—2017集雨型绿地工程设计规范Specificationsfordesignofrainwater-harvestinggreenspaceengineering2017-06-29发布2017-10-01实施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11/T1436—2017目次前言I引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基本要求25总体设计26雨水系统设计37雨水设施设计4附录A(资料性附录)基本参数8附录B(规范性附录)雨水系统设计流程10附录C(资料性附录)系统计

2、算11附录D(资料性附录)雨水设施选用表12附录E(资料性附录)北京地区雨水设施配套植物14参考文献15IDB11/T1436—2017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组织实施。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北京市园林古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中大宜合机电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志红、陶小燕、何伟嘉、宋肖肖、高大伟、刘明星、付松涛、张跃、程晋川、郝晨曦、郭泉林、李志朋、吕建强、王晨。IIDB11/T1436—2017引言为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提高北京市绿地雨水管理

3、能力,充分利用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技术,发挥绿地的生态效益,促进城市良性水文循环,减轻城市内涝,依据相关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制订本标准。IIIDB11/T1436—2017集雨型绿地工程设计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集雨型绿地工程设计的基本要求、总体设计、雨水系统设计、雨水设施设计等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新建及改建的集雨型绿地工程设计,林地工程设计宜参照本标准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

4、B50014-200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2014年版)DB11/685-2013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设计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集雨型绿地rainwater-harvestinggreenspace通过采取一定的工程技术措施,提高雨水收集、渗透、回用及调蓄能力的绿地。3.2雨水调蓄设施stormwaterdetention,retentionandstorageequipment具有雨水滞蓄、储存和调节功能的设施统称。3.3客水externalstormwater绿地用地范围以外汇入该绿地的雨水径流。3.4人工净水生态系统construct

5、edaquaticecosystem通过构建人工生物系统,形成强化的生物群落,从而实现水质净化的仿自然净化系统。3.5植被缓冲带ecologicalbufferzone利用植被拦截、土壤入渗等功能减缓地表径流流速,并去除径流中部分污染物的植被种植带。1DB11/T1436—20173.6生态雨水口ecologicalrainwaterinlet通过配置植物、景石等,具有沉砂、截污、入渗功能,并兼顾景观的雨水口。3.7生态出水口ecologicaloutlet设置于雨水管道末端,结合景观生态手段实现消能、净化等功能的雨水出水口。4基本要求4.1集雨型绿地设计应符合雨

6、水控制利用等相关规划。4.2应保证绿地的生态、游憩、美化、文化、科普等基本功能,将集雨功能与之有机结合。4.3应以安全为本,重视人员、地质、绿地、建构筑物的安全。4.4应尊重生态本底,保护自然河湖、湿地、坑塘、沟渠等水生态敏感区。4.5应因地制宜,促进雨水径流的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4.6应控制地下工程建设,保护土壤结构及地下水回补渠道。5总体设计5.1一般规定5.1.1应坚持系统统筹,构建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管理方便的多目标雨水系统。5.1.2集雨功能应包括以下一种或几种:——减少雨水径流外排总量;——错峰延时排水,控制峰值流量;——雨水资源化

7、回用。5.1.3雨水系统的设计,应使得建设区域的外排雨水总量不大于开发前的水平。绿地建设区域内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应低于90%,对应设计降雨量参见附录表A.1。5.1.4应收集并分析降雨资料、水文资料、地质资料等相关历史资料,预测集雨型绿地建设后的风险因子,综合确定绿地的集雨功能。北京市中心城区典型降雨量资料参见附录表A.2。土壤渗透系数应在现场经试验确定,无现场试验条件时可参见附录表A.3。5.1.5雨水系统设计应与总体设计同步进行,综合考虑周边场地竖向与市政给排水条件等,与功能分区、竖向设计、园路系统设计、种植设计、电气设计等相协调。5.1.6承接客水的绿地竖向

8、高程应与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