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组牙体组织课件

口组牙体组织课件

ID:5882205

大小:6.62 MB

页数:115页

时间:2017-12-17

口组牙体组织课件_第1页
口组牙体组织课件_第2页
口组牙体组织课件_第3页
口组牙体组织课件_第4页
口组牙体组织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口组牙体组织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章牙体组织组成牙本质牙釉质牙骨质牙髓---三“硬”“一”软牙冠牙根牙颈(一)硬组织牙釉质—覆盖在牙冠表面三个界牙本质—构成牙齿的主体牙骨质—覆盖在牙根表面(二)软组织牙髓—位于牙髓腔内A:牙釉质B:牙本质C:牙骨质D:髓腔(牙髓)E:牙槽骨F:牙周膜(一)硬组织牙釉质—高度矿化的硬组织牙本质—结缔组织牙骨质—结缔组织(二)软组织牙髓—结缔组织A:牙釉质B:牙本质C:牙骨质D:髓腔(牙髓)E:牙槽骨F:牙周膜第一节釉质(Enamel)概述概念:覆盖于牙冠部表面的一层硬组织。特性:全身唯一无细胞性、由上皮细胞分泌继而矿化的组织,其基质由单一的蛋白质构成,不含胶原、抵抗

2、咀嚼压力和摩擦力,有一定韧性。1、分布与厚度切缘:2mm牙尖:2.5mm牙颈部:薄、刀刃状2、色泽:乳白色或淡黄色,取决于矿化程度,乳牙矿化程度低,呈乳白色一、理化特性3、硬度:钻石—金刚石—釉质,人体中最硬的组织,340KHN(Knoophardnessnumber),抵抗磨擦力、保护深部组织,采用磨片观察。4、组织成分:无机物:96%(W/W)86%(V/V)有机物:1%(W/W)2%(V/V)水:3%(W/W)12%(V/V(1)无机物:主要成分为钙、磷,结晶相似于六方晶系的羟磷灰石结晶[Ca(PO4)6(OH)2](2)有机物:由蛋白质和脂类组成,釉质细胞外基

3、质蛋白主要有釉原蛋白、非釉原蛋白和蛋白酶等三大类。作用:引导釉质晶体生长,粘结晶体和釉柱(3)水:两种形式,结合水和游离水二、组织学结构(一)釉柱(Enamelrod):釉质的基本结构1、形状:纵切—柱状,直径4-6um,表面>深面。横纹:釉柱上有规律间隔的横纹,(电镜×350)横切—鱼鳞状电镜:球拍样,头部较大,近乎圆形,尾部较细。光镜下釉柱横磨片(Stain.Lightblue,×600)电镜观釉柱横剖面(×1200)(×5000)电镜下:釉柱由一定排列方向的扁六棱柱形晶体所组成。晶体的排列:釉柱的头部:晶体互相平行排列,其长轴平行于釉柱。宽约40-90nm,厚约

4、20-30nm,长约160-1000nm。釉柱的颈部至尾部:晶体长轴逐渐偏离釉柱长轴。釉柱结构与晶体排列方向的关系模式图釉柱间隙釉柱鞘一个釉柱尾部与相邻釉柱头部的两组晶体相交处呈现参差不齐的增宽的间隙,称釉柱间隙,其构成釉柱头部清晰的弧形边界,称釉柱鞘。(二)釉质牙本质界以及与釉质最初形成时相关的结构1、釉质牙本质界(Enamel-dentinalJunction,EDJ)由许多紧挨着的圆弧形小凹所构成,小凹的突起向牙本质,而凹面正与成釉细胞的托姆斯突的形态相吻合。作用:增大接触面积,利于两种组织牢固结合釉牙本质界:釉牙本质界2、釉梭Enamelspindle:位于E

5、DJ处的纺锤状结构,形成于釉质发生的早期,牙尖、切缘较多见。透射光下,呈黑色。成牙本质细胞突起的末端膨大,并穿过EDJ包埋在釉质中有关。3、釉丛Enameltufts:自EDJ向牙表面方向散开,呈草丛状。其高度为釉质厚度的1/4—1/3。釉丛是一部分矿化较差而相对蛋白含量较高的釉柱。由于有机物含量高,薄弱区,也可能与釉质和牙本质间的黏着有关。4、釉板Enamellamellae:垂直于牙面的薄层板状结构成因:釉质成熟过程中的缺陷,可能来自于一组釉柱的成熟不全,釉质蛋白含量高,或由于萌出后釉质因负重而产生的裂隙,含来自唾液和口腔的有机物。釉板Enamellamellae

6、:易成为龋致病菌侵入的途径,尤窝沟底部、牙邻面.多数无害,可再矿化。A:釉丛B:釉梭C:釉板×60(三)与釉质周期性生长相关的结构1、横纹(crossstriations)*与釉柱长轴垂直的细线*间隔2-6um(平均4um)*与成釉细胞每天周期性形成釉质有关,代表每天釉质形成的速度*横纹处矿化程度低,轻度脱矿时较明显电镜下:釉柱呈间断收缩2、釉质生长线:incrementallines又名芮氏线/雷丘斯线linesofRetzius釉质周期性生长速率改变所形成的间歇线,其宽度和间距因发育状况而不等光镜下:釉质横断磨片光镜下:釉质纵向磨片:牙尖部-包饶牙尖环行排列近牙颈

7、部-渐呈斜行线扫描电镜:晶体排列不规则,孔隙增多,有机物增加釉质生长线-研究釉质发育状况的一个标志牙体纵磨片×15牙体纵磨片×40牙体横磨片×150(四)与釉柱排列方向相关的结构1、绞釉gnarledenamel直釉—近表面1/3绞釉—内2/3,牙尖、切缘处更明显作用:增强釉质对咬合力的抵抗2、施雷格线Schregerline落射光观察牙齿纵磨片,可见宽度不等的明暗相间带分布在釉质的内4/5,改变入射光角度可使明暗带变化这些明暗带称为施雷格线。3、无釉柱釉质:分布:*近釉牙本质界最先形成的釉质*多数乳牙及恒牙表层约30um厚的釉质成因:内层-成釉细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