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工程CFG桩设计方案.doc

某工程CFG桩设计方案.doc

ID:58851015

大小:6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9-23

某工程CFG桩设计方案.doc_第1页
某工程CFG桩设计方案.doc_第2页
某工程CFG桩设计方案.doc_第3页
某工程CFG桩设计方案.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某工程CFG桩设计方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CFG桩设计方案1工程概况场地位于由于该区域为池塘填方地,地基承载力及变形不能满足设计要求,需要进行地基处理,地基处理采用CFG桩复合地基方案,要求处理后的CFG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的特征值达到300Kpa。1.1地形地貌整个厂区已经经过平整,设计地面标高为125.80m,属于低丘地貌,厂区内及附近未见断裂构造通过,属于构造运动相对平静区。1.2地层岩性由勘察报告《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可知,根据311个钻孔揭露所取得的地质资料,经综合整理,将场地岩土层自上而下划分为:人工填土(Qml)、冲洪积层(Qal+pl)、风化残积土

2、层(Qel)及燕山期花岗岩(γ52(3))等四大类,以及地基土的承载力数据见下表:表1地基土承载力数据一览表地层代号层序号岩土性状态推荐承载力特征值fak(kPa)压缩模量Es1-2(MPa)变形模量E0(MPa)Qml1素填土松散/4.1/Qal+pl2-1淤泥质土软塑502.662-2粉质粘土可塑1504.2132-3粗砂稍密180/20Qel3-1砾质粘性土可塑1804.3163-2砾质粘性土硬塑2504.420γ52(3)4-1花岗岩全风化3004.7604-2花岗岩强风化5005.21004-3花岗岩中风化1

3、500//4-4花岗岩微风化4000//1.3水文地质条件场地粉质粘土层、淤泥质土层、残积土层、基岩全风化为微透水~弱透水层,可视为相对隔水层(纵横方向上的相变尖灭除外),只有粗砂、基岩强风化岩层、中风化岩层为相对含水层,总体来说,第四系地下水水量局部较丰富,基岩风化裂隙水中等,主要补给来源于大气降雨渗透补给和场地附近的侧向径流补给等两种形式。地下水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补给,以蒸发方式排泄,场地内地下水具有微承压~承压性质。1.4液化判别场地地基不会发生液化。2设计总说明2.1设计原则1、安全稳定:这是地基处理工程设计的

4、首要问题,即确保建筑物在规定使用期限内地基的安全和稳定;2、经济合理: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充分利用先进的理论及相关成熟的施工经验,最大限度的降低造价,节约投资;3、施工工期:在满足上述两个条件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压缩地基处理工程的施工工期,以便为后续主体结构的施工赢得时间。2.2设计依据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广东省标准(GDJ15-31-2003);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广东省标准(GDJ15-38-2005);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5、-2002);5、《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6、《岩土工程勘察报告》;7、CFG桩复合地基技术及工程实践(严明礼、张东刚编著)。2.3设计计算理论简述复合地基的设计计算是根据各规范规程及有关资料中,由强度和模量相对原土较高的纵向增强体材料(习惯上称作桩),与柔性褥垫形成复合地基,并控制地基基础承载力的理论进行设计,同时结合经验公式,采用理正进行计算。设计时综合考虑的因素:(1)场区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情况;(2)场区的平面布置、基础形式、承载力要求及变形控制的有关设计参数;(3)

6、建筑场地环境与其他要求(4)结合考虑过程的安全和经济双重指标。3设计计算3.1设计目的本次复合地基处理的目的,是解决承载力和变形两方面的问题,即应采用双控来进行设计。因此本工程设计中,一方面要保证足够的承载力,另一方面通过调整桩长、桩距来满足承载力和沉降的要求,其要求复合地基承载力要达到300kpa。3.2复合地基处理设计参数的确定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按最不利的地层条件进行设计。根据勘察报告,各地层参数(承载力特征值、桩周极限侧阻力标准值(kpa)、桩端极限端阻力标准值(kpa)如下:地层代号层序号岩土性状态

7、推荐承载力特征值fak(kPa)桩周极限侧阻力标准值(kpa)桩端极限侧阻力标准值(kpa)Qml1素填土松散/20/Qal+pl2-1淤泥质土软塑5016/2-2粉质粘土可塑15050/2-3粗砂稍密18060/Qel3-1砾质粘性土可塑18070/3-2砾质粘性土硬塑25080/γ52(3)4-1花岗岩全风化3009036004-2花岗岩强风化50013050004-3花岗岩中风化1500//4-4花岗岩微风化4000//1、桩的设计根据建筑设计±0.00标高(125.80m),基础底标高为(-7.0m,-13.6

8、2m),经过对勘察报告中最不利地质剖面的分析,水位标高为-3.7m,选择全风化花岗岩为桩端持力层,要求进入持力层至少1.0m。保护桩长为0.5m,设置300mm的褥垫层,用于调整建筑物在桩和桩间土上得荷载分配。区域A采用孔号的地质图层号名称深度(m)1素填土9.62砾质粘土6.13全风化花岗岩1.0采用400mm的桩径,桩长10m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