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4∕T 1961-2017 地理标志产品 西岩乌龙茶.pdf

DB44∕T 1961-2017 地理标志产品 西岩乌龙茶.pdf

ID:58965094

大小:4.79 M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9-16

DB44∕T 1961-2017 地理标志产品 西岩乌龙茶.pdf_第1页
DB44∕T 1961-2017 地理标志产品 西岩乌龙茶.pdf_第2页
DB44∕T 1961-2017 地理标志产品 西岩乌龙茶.pdf_第3页
DB44∕T 1961-2017 地理标志产品 西岩乌龙茶.pdf_第4页
DB44∕T 1961-2017 地理标志产品 西岩乌龙茶.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DB44∕T 1961-2017 地理标志产品 西岩乌龙茶.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CS65.020.20B05备案号:54293—2017DB44广东省地方标准DB44/T1961—2017地理标志产品西岩乌龙茶Productofgeographicalindication-XiyanOolongtea2017-03-10发布2017-06-10实施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44/T1961—2017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编写。本标准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和GB/T17924-2008《地理标志产品标

2、准通用要求》而制定。本标准由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广东省大埔县西岩茶叶集团有限公司、大埔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大埔县农业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魏顶国、罗应忠、刘尚荣、张世文、赖国新、丘潼开、魏仲杰、张庆华、罗赛新、刘文强。本标准为首次发布。ⅠDB44/T1961—2017地理标志产品西岩乌龙茶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西岩乌龙茶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及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适用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批准保护的西岩乌龙茶。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

3、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77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T8302茶取样GB/T8303茶磨碎试样的制备及其干物质含量测定GB/T8304茶水分的测定GB/T8305茶水浸出物测定GB/T8306茶总灰分测定GB/T8310茶粗纤维测

4、定GB/T8311茶粉末和碎茶含量测定GB/T8312茶咖啡碱测定GB/T8313茶叶中茶多酚和儿茶素类含量的检测方法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T14487茶叶感官审评术语GB14881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GB/T18795茶叶标准样品制备技术条件GB/T23776茶叶感官审评办法GH/T1070茶叶包装通则GH/T1071茶叶储存通则JJF1070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5]75号令《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告[2005]15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

5、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3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西岩乌龙茶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范围限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批准的范围,即为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枫朗镇现辖行政区域,见附录A。4自然气候条件1DB44/T1961—2017大埔县西岩乌龙茶产区位于枫朗镇辖区内,处于北回归线以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湿润,日照充足,雨量充沛,霜期短。年均气温16.8℃,极端日最高气温35℃,极端日最低气温-2.6℃,无霜期年均359天,年均日照时数1730.4小时,年均降水量1400-2500毫米,降水量主要集中在3~

6、10月份。5术语和定义GB/T1448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5.1西岩乌龙茶XiyanOolongtea在地理标志产品产地范围内采摘的茶树鲜叶,经鲜叶采摘、晒青、做青(摇青)、杀青(炒茶)、揉捻、干燥、精制等工艺过程制成的具有“外形条索紧结、肥壮匀整、色泽青绿润;香气呈花蜜香味、香浓持久;汤色橙黄明亮、橙中显金黄;滋味甜醇、鲜美甘爽、回甘味强”的西岩乌龙茶。6生产技术6.1立地条件土壤类型为黄壤、红土壤、赤红壤和水稻土四大类。黄壤、红壤主要分布在海拔500至1000米以上,西岩山以黄红土壤为主,土壤疏松、湿润、

7、肥沃、植被生长良好。土壤pH值为3.9至4.7,有机质含量2.3至4.0。6.2栽培技术6.2.1茶树品种品种应适应当地的土壤和气候条件,具良好抗性,并经省级以上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或经区域试验适宜的乌龙、单丛、岩中玉兔、黄枝香、梅占、奇兰。6.2.2茶园耕作6.2.2.1对于平地和坡度小于15度的缓坡,首先清除地面杂草,将杂草的根茎彻底清除,然后进行两次耕作,初垦深度在60厘米以上,复垦深度为30厘米左右。6.2.2.2对于坡度在15度以上的陡坡,必须建立水平梯级茶园,全面深耕,平整地面。6.2.2.3茶苗选用品种为无性繁殖的茶

8、苗,要求苗高在25厘米以上,主茎粗在3毫米左右,生长健壮,根须正常,无检疫性病虫害。6.2.2.4茶苗移栽:在晚秋或早春,定植单条双株栽时大行距1.5米,株距0.4米,双栽时大行距1.5米,小行距和株距分别为0.4米,及时定剪,剪口高度在15-20厘米。6.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