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选修1教案.doc

化学选修1教案.doc

ID:58967619

大小:9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9-16

化学选修1教案.doc_第1页
化学选修1教案.doc_第2页
化学选修1教案.doc_第3页
化学选修1教案.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化学选修1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化学选修2-1知识点教学目标: 1.了解烷烃、烯烃、炔烃物理性质的变化与分子中碳原子数目的关系。 2.能以典型代表物为例,理解烷烃、烯烃、炔烃和卤代烃等有机物的化学性质。 3.能根据有机化学反应原理,初步学习实验放案的设计、评价、优选并完成实验。 4.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有机物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应用,同时关注有机物的合理使用。 思考: 我们学过的烷烃(乙烷)、乙烯、乙炔、苯的组成、结构之间有什么规律性? 2.各种烃的结构如何决定它们的性质? 3.转化关系《第二教材》P67写出方程式 CH3CH2Br 选修

2、5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复习复习目标:1、巩固常见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2、进一步熟练异构体的书写及命名;3、加深对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的应用。课时:一课时复习过程:[内容回扣整理]一、描述有机物与人类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什么是有机物?____________;什么是有机化学?_________________。三、简述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甲烷分子中,中心碳原子采用_____杂化,

3、键角都为_____。四、什么是同分异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什么是同分异构体?__________。常见的异构现象有______、______、______三种;试列表区分“四同”:同分异构体、同系物、同素异形体、同位素:内涵比较的对象化学式结构性质同位素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原子符号表示不同,如:11H、12H、13H电子排布相同,原子核结构不同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同同素异形体由同一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称为这种元素的同素异形体单质元素符号表示相同,分子式

4、可不同,如:石墨与金刚石、O2与O3单质的组成或结构不同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似同系物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有机物,互称为同系物有机化合物不同(但有通式)结构相似,官能团类型与数目相同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似同分异构体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体化合物相同不同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不一定相同五、按常见有机物分类方法填下表:类别官能团典型化合物名称和结构简式烯烃炔烃卤代烃羧酸酚醛酯六、书写戊烷、C5H10(烯)、C4H8(炔)、C9H12的同分异构体,并命名。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步骤:(1)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

6、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典型例题讲解]例1:以已烷为例书写同分异构体(共五种)已烷C6H14解析:(1)CH3—CH2—CH2—CH2—CH2—CH3已烷例2、请写出分子式为C5H10的同分异构体并命名。CH3-CH2-CH2-CH=CH21-戊烯CH3-CH2-CH=CH-CH32-戊烯2-甲基-1-丁烯2-甲基-2-丁烯3-甲基-1-丁烯环戊烷甲基环丁烷乙基环丙烷1,1-二甲基环丙烷其中:与、与与、与之间均属于位置异构,而前5个与后5个属于官能团异构(即

7、类别异构)。余者均互为碳链异构。例3.如图所示①②③④分别是几种常见漏斗的上部,A、B、C、D是实际操作应用时,各漏斗的下部插入容器中的示意图。请指出A、B、C、D分别与①②③④相匹配的组合:A与__________;B与__________;C与_____________;D与______________。解答:A与③;B与②;C与①;D与④例4怎样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只要求写出需要加入的试剂名称和主要操作的名称(如过滤、分液、蒸馏、萃取、结晶等)。(1)液溴中的少量氯(Cl2)

8、。(2)食盐中的少量碘(I2)。(3)氧气中的极少量氢气和氯气(H2、Cl2)。(4)烧瓶内有制氯气后的褐色污迹(MnO2)。分析:(1)Cl2+2NaBr===2NaCl+Br2,既除去了Cl2又得到了少量Br2,但若加热蒸去氯,溴也将一起气化。(2)碘易升华,食盐则不能。但若用加水溶解,过滤后再蒸发的方法,由于碘微溶于水,所以不能除尽。(3)先用NaOH溶液除去Cl2,再通过热的CuO除去H2,最后用浓硫酸干燥。(4)Mn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