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肿瘤药物的作用机制与分类.doc

抗肿瘤药物的作用机制与分类.doc

ID:59078392

大小:921.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9-14

抗肿瘤药物的作用机制与分类.doc_第1页
抗肿瘤药物的作用机制与分类.doc_第2页
抗肿瘤药物的作用机制与分类.doc_第3页
抗肿瘤药物的作用机制与分类.doc_第4页
抗肿瘤药物的作用机制与分类.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抗肿瘤药物的作用机制与分类.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抗肿瘤药物的作用机制与分类概论恶性肿瘤的特点:分化程度低且无限增殖,具有侵袭性,结构及功能均不成熟,呈幼稚状。恶性肿瘤的治疗:手术治疗、化学(药物)、放射治疗和生物治疗等综合措施。药物治疗恶性肿瘤的策略:²诱导肿瘤细胞分化进而变成正常成熟细胞;²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或失去侵袭性不再危害机体;²破坏肿瘤细胞生长环境;²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增殖以控制其发展(临床应用最广泛)。图片来源:光大证券研究所当下肿瘤细胞在生长增殖过程中与正常细胞结构或功能的本质性区别尚待发现,故而,大多数抗肿瘤药物具有低的治疗指数并对正常细胞产生细胞毒作用,且

2、往往缺乏对肿瘤细胞的针对性,具有非选择性细胞毒性作用。抗肿瘤药物的作用机制一、抗肿瘤作用的细胞生物学机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周期:肿瘤细胞从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结束的时间。该过程分为四期(时相):1.G1期(DNA合成前期)2.S期(DNA合成期)3.G2期(DNA合成后期或有丝分裂准备期)1.M期(有丝分裂期)在G1/S期、S/G2期、G2/M期的交界时段存在着细胞周期时相控制点,精密地控制着细胞周期的运行。二、抗肿瘤药物对细胞周期影响的特异性分类1、细胞周期非特异性抗肿瘤药物(CCNSA)药物作用:破坏DNA结构、影响其

3、复制或转录功能的药物;抑制或杀灭增殖周期各时相的细胞,以及G0期细胞,产生细胞周期非特异性的抗肿瘤作用。药物特点:l杀灭肿瘤细胞的作用强,呈剂量依耐性。l在机体能够耐受药物毒性的限度,剂量越大,杀灭肿瘤细胞的效果越好。药物代表:烷化剂、抗肿瘤抗生素、铂类配合物等。2、细胞周期特异性抗肿瘤药物(CCSA)药物作用:影响DNA合成(抑制S期)或抑制有丝分裂(抑制M期)药物特点:l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较弱,达到一定作用后,再增加剂量其作用也不增加;l药物作用呈时间依耐性,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发挥效果。药物代表:碱类药物、抗代药物、紫

4、杉醇类、鬼臼毒素类。三、抗肿瘤作用的生物化学机制抗肿瘤药物的作用机制多是干扰或阻遏核酸及蛋白质代的生化过程而发挥抗肿瘤作用。图片来源:IMS( 2016年国抗肿瘤药物终端采购产品组成)1、干扰核酸(DNA、RNA及前体)的生物合成作用原理:肿瘤细胞生长繁殖迅速,需大量合成核酸的原料。有些抗肿瘤药物的化学结构与这些原料(叶酸、嘌呤、嘧啶)相似,可通过惨伪机制与正常原材料竞争相关酶,分别在不同环节干扰核酸,尤其是DNA的生物合成,使肿瘤细胞不能进行分裂,最后导致死亡。2、影响DNA结构、功能及其复制作用原理:直接破坏DNA结构

5、,或抑制拓扑异构酶活性,影响DNA复制和修复功能。DNA拓扑异构酶存在于细胞核,他们能够催化DNA链的断裂和结合,从而控制DNA的拓扑状态。1、干扰转录过程及阻止RNA合成作用原理:药物嵌入DNA碱基对之间,干扰转录过程,阻止mRNA合成。2、影响蛋白质合成与功能作用原理:作用于蛋白质合成的不同环节,影响蛋白质的功能,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繁殖。1、影响激素平衡,抑制肿瘤生长归属:分泌治疗药物作用原理:通过调控激素的平衡,抑制某些激素依耐性肿瘤的生长。2、其他机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