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拉帕文化与森林.doc

哈拉帕文化与森林.doc

ID:59218927

大小:2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9-09

哈拉帕文化与森林.doc_第1页
哈拉帕文化与森林.doc_第2页
哈拉帕文化与森林.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哈拉帕文化与森林.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哈拉帕文化衰败与森林的关系摘要本文阐述了古印度文明与森林的联系,将哈拉帕文化的起源、兴盛和衰败过程与森林资源从茂盛到枯竭相对应的阶段做了简单的介绍。一暖湿气候孕育繁茂森林古印度三面环海,北面背靠高耸的喜马拉雅山,所以在地理上是一个独立的三角形半岛。其北部有平原,还有两条大河流域,即印度河和恒河。南部有高原,有富饶的森林和矿藏。印度半岛主要位于北回归线以南,赤道以北,属热带季风气候区和热带森林气候区。(于璞和)在王会昌的《世界古典文明兴衰与地理环境变迁》中,他阐述了地理环境的变迁给文明发源地带来的好处。早全新世时期,全球气候转暖,导致了大陆

2、冰盖消融,世界海面上升以及生物一气候带由低纬度向高纬度的迁移,中低纬度地区降水量增加。中全新世是最近10000a来气候最好的时期,其中的7000-4000aB.P.气候达到了最温暖湿润的程度,故又称“气候适宜期”。在今天的热带、亚热带干旱地区,气候比现代湿润。就降水分布情况来看,在几乎所有古老文明发祥的区域,8000-4000aB.P.间的气候都是比较湿润的。那时,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都生长着茂盛的热带森林。两个流域之间的差别在于东半部的森林更为茂密,是一片原始的热带雨林;西半部的印度河流域,则是季雨林区域,既有繁茂的林木,又有许多相对开

3、阔、干爽一些的林间草地。换言之,正是这种温暖湿润的气候,为古印度催生了广袤的森林资源。二古印度文明靠破坏森林起家宏观纵横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古代文明不是早已沦为废墟(如巴比伦文明、玛雅文明等),便是演变为当代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印度、埃及等)。约发端于公元前3000年的印度河文明,历经千年辉煌后,突然衰落了(原华荣,1997)。初步结论是:印度河流域的热带森林,孕育了古代农业,并成为阶级社会诞生、发展的自然基础。青铜利刃、文明之火,砍尽、烧光了一片又一片原始森林,终于引发了良性生态平衡的崩解,导致难以逆转的沙漠化过程,使一个兴旺的古代社会

4、衰落到死亡的边缘。在人类对矿物能源还处于茫然无知的时候,以茂密的森林为后盾的木本能源,为古代的农耕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充分与必要的条件。从哈拉帕、达罗文化遗址和世界上其他许多地方的彩陶、青铜文化遗址中,都可以清楚的看出手工业人口的聚居地,成为新兴城市的核心。城市的出现,反过来又更加激发了手工业发展的热情。手工业和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也需要雄厚的自然基础的支持。在印度河流域,正是丰富的古代森林提供的充足的木本燃料才有可能使制陶业、青铜等金属的冶炼和加工、红砖烧制等行业由产生发展,一直达到鼎盛的阶段。正如大约公元前3000年前后,古希腊人、古巴

5、比伦人在茂密的森林之基上建树了璀璨的青铜文化一样,印度河流域的先民也是在热带森林环境中,建树了青铜时代的阶级社会文化态。正如恩格斯所说,“只有人才能在自然界打下自己的印记,因为他们不但变更了动植物的位置,而且也改变了他们居住地方的面貌和气候”。不难想象,古代印度河流域的先民在开始了耕种业之后,很快就以砍伐林地和烧荒两种方式扩大耕地。被砍伐的树木一小部分被用作建筑材料,多数被当作柴草。(班武奇,1998)三哈拉帕文化的消失烧林开荒是古代居民经常采用的开荒手段。烧毁的森林面积超过实际耕地的需求是极为普遍的现象。越来越多的森林被耕地和烧荒地所取

6、代,水土流失的现象产生了。同时,当木材被越来越大量的用作制陶业、青铜冶炼业的燃料时,其需求量不断增加一个确定的时刻不可避免的来临了:需求量开始超出了森林自然更新的水平。烧荒、砍伐和水土流失,从几个方面逼使森林的边界缓慢地,同时却是不可逆转地退却了。无法更新的砍伐迹地、水土流失的荒地与日俱增。与之相伴的是,人类文明诞生之前,在印度河流域存在的水分积聚和贮存中心日渐枯竭。由此引起的区域气候变化,与人口压力增长、以及由文化需求导致的木材消耗量的急剧增加,形成了先民们根本不了解也无从觉察的恶性循环。这个循环在导致良性生态平衡的崩解中,起着至关重要

7、的作用。由于森林退缩、水分积聚中心缩小,原本富庶的耕地越来越频繁的遭受到干旱的威胁,无法灌溉的地方产生了沙荒地。沙漠化的进程便从这些地方开始了。(周丽晓,王珊珊,刘小才)哈拉帕人他们建树的辉煌了大约一千年的青铜文化,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毁坏了印度河古代文明赖以建立的自然基础,引发了良性生态平衡的崩解,其范围甚至数倍于他们曾开拓的生存的地域。从前面探讨的印度河文明兴衰的过程中,即可以清楚地看出上述三个阶段的迹。大面积砍伐林木,导致了沙漠化,气候日趋干燥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频繁的森林火灾和洪水泛滥。野火和洪水最终将一片曾养育了璀璨夺目的青铜文化的

8、沃野,“洗劫”为一片荒沙覆盖的白地。印度河流域阶级社会文化形态的兴盛本身,就雄辩地证明,在人类文明时代初期,那里有大片繁茂的森林。青铜时代的出现,随着先民对能源需求的急剧增长,砍伐森林的速度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