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肺结核的方法肺结核应该如何治疗

治疗肺结核的方法肺结核应该如何治疗

ID:5923057

大小:51.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7-12-28

治疗肺结核的方法肺结核应该如何治疗_第1页
治疗肺结核的方法肺结核应该如何治疗_第2页
治疗肺结核的方法肺结核应该如何治疗_第3页
治疗肺结核的方法肺结核应该如何治疗_第4页
治疗肺结核的方法肺结核应该如何治疗_第5页
资源描述:

《治疗肺结核的方法肺结核应该如何治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抗结核化学药物治疗对控制结核病起决定性作用 合理化疗可使病灶内细菌消灭 最终达到痊愈 休息与营养疗法仅起辅助作用 一 抗结核化学药物治疗(简称化疗)(一)化疗原则化疗的主要作用在于缩短传染期 降低死亡率 感染率及患病率 对于每个具体患者 则为达到临床及生物学治愈的主要措施 合理化疗是指对活动性结核病坚持早期 联用 适量 规律和全程使用敏感药物的原则 所谓早期主要指早期治疗患者 一旦发现和确诊后立即给药治疗;联合是指根据病情及抗结核药的作用特点 联合两种以上药物 以增强与确保疗效;适量是指根据不同病情及不同个体规定不同给药剂量;规律即使患者

2、必须严格按照化疗方案规定的用药方法 有规律地坚持治疗 不可随意更改方案或无故随意停药 亦不可随意间断用药;全程乃指患者必须按照方案所定的疗程坚持治满疗程 短程化疗通常为6~9个月 一般而言 初治患者按照上述原则规范治疗 疗效高达98% 复发率低于2% 活动性肺结核是化疗的适应证 对硬结已久的病灶则不需化疗 至于部分硬结 痰菌阴性者 可观察一阶段 若X线病灶无活动表现 痰菌仍阴性 又无明显结核毒性症状 亦不必化疗 1 早期 联用 适量 规律和全程用药活动性病灶处于渗出阶段 或有干酪样坏死 甚至形成空洞 病灶内结核菌以A群菌为主 生长代谢旺盛

3、 抗结核药物常可发挥最大的杀菌或抑菌作用 病灶局部血运丰富 药物浓度亦当 有助于促使炎症成分吸收 空洞缩小或闭合 痰菌转阴 故对活动性病灶早期合理化疗 效果满意 实验证明肺内每1g干酪灶或空洞组织中约有结核菌106~1010个 从未接触过抗结核药物的结核菌 对药物的敏感性并不完全相同 大约每105~106个结核菌中可有1个菌因为基因突变而对异烟肼或链霉素耐药 同时对该两种药物均耐药者约在1011个结核菌中仅1个 同时耐3种药物的菌则更少 可见如单用一种药物治疗 虽可消灭在部分敏感菌 但有可能留下少数耐药菌继续繁殖 最终耐药菌优势生长 如联

4、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 耐药菌减少 效果较单药为佳 用药剂量要适当 药量不足 组织内药物信以达到有效浓度 且细菌易产生继发性耐药 药量过大则易产生不良反应 结核菌生长缓慢 有时仅偶尔繁殖(B C菌群) 因此应使药物在体内长期保持有效浓度 规律地全程用药 不过早停药 是化疗成功的关键 2 药物与结核菌血液中(包括巨噬细胞内)药物浓度在常规剂量下 达到试管内最低抑菌浓度(MIC)的10倍以上时才能起杀菌作用 否则仅有抑菌作用 常规用量的异烟肼及利福平在细胞内外均能达到该水平 称全杀菌剂 链霉素及吡嗪酰胺亦是杀菌剂 但链霉素在偏碱的环境中才能发挥

5、最大作用 且很少渗入吞噬细胞 对细胞内结核菌无效 吡嗪酰胺虽可渗入吞噬细胞 但仅在偏酸性环境中才有杀菌作用 故两者都只能作为半杀菌剂 乙胺丁醇 对氨基水杨酸钠等均为抑菌剂 常规剂量时药物浓度均不能达到MIC的10倍以上 加大剂量则容易发生不良反应 早期病灶内的结核菌大部分在细胞外 此时异烟肼的杀菌作用是最强 链霉素次之 炎症使组织局部pH下降 细菌代谢减慢(C菌群) 连同一些被吞噬在细胞内的结核菌(B菌群) 均地利福平及吡嗪酰胺敏感 杀灭此类残留菌(B菌群) 有助于减少日后复发 (二)化疗方法1 “标准”化疗与短程化疗过去常规采用12~1

6、8个月疗法 称“标准”化疗 但因疗程过长 许多患者不能完成 疗效受到限制 自利福平问世后 与其他药物联用 发现6~9个月疗法(短程化疗)与标准化疗效果相同 故目前广泛采用短程化疗 但该方案中要求必须包括两种杀菌药物 异烟肼及利福平 具有较强杀菌(对A菌群)及灭菌(对B C菌群)效果 2 .间歇用药 两阶段用药实验表明 结核菌与药物接触数小时后 常延缓数天生长 因此 有规律地每周用药3次(间歇用药) 能达到与每天用药同样的效果 在开始化疗的1~3个月内 每天用药(强化阶段) 以后每周3次间歇用药(巩固阶段) 其效果与每日用药基本相同 有利于

7、监督用药 保证完成全程化疗 使用每周3次用药的间歇疗法时 仍应联合用药 每次异烟肼 利福平 乙胺丁醇等剂量可适当加大;但链霉素 对氨基水杨酸钠 乙硫异烟胺等不良反应较多 每次用药剂量不宜增加(表一) 表一常用抗结核药物成人剂量和主要不良反应药名缩写每日剂量(g)间歇疗法一日一(g)制菌作用机制主要不良反应异烟肼H INH0.30.6~0.8DNA合成周围神经炎 偶有肝功能损害利福平R RFP0.45~0.6*0.6~0.9mRNA合成肝功能损害 过敏反应链霉素S SM0.75~1.0△0.75~1.0蛋白合成听力障碍 眩晕 肾功能损害吡嗪

8、酰胺Z PZA1.5~2.02~3吡嗪酸抑菌胃肠道不适 肝功能损害 高尿酸血症 关节痛乙胺丁醇E EMB0.75~1.0**1.5~2.0RNA合成视神经炎对氨基水杨酸钠P PAS8~1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