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季度感染率汇总分析.doc

2016年1季度感染率汇总分析.doc

ID:59260484

大小:6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9-08

2016年1季度感染率汇总分析.doc_第1页
2016年1季度感染率汇总分析.doc_第2页
2016年1季度感染率汇总分析.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2016年1季度感染率汇总分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6年1季度感染率汇总分析病区出院人數感染人数感染率(%)感染例次感染例次率(%)感染部位、例次感染(%)下呼吸道上呼吸道泌尿道手术伤口胃肠道其它老年科23652.1252.125心血管科29410.3410.341消化科27310.3710.371神经内科21352.3452.345内分泌24400000呼吸科32200000肾内科18100000儿科742111.48111.48011康复科16042.542.54肿瘤科22300000ICu27725.93725.936(VAP)1导管相关性产科20300000妇科16700000泌尿外科8222.4422.4402耳鼻喉科65

2、00000眼科12900000口腔科5400000外一24010.4210.4201外二20900000骨一13810.7210.7201骨二14400000神经外科9411.0611.061介入科3000000中医科1400000胸外科1700000合計`4501390.87390.872312111158.972.565.132.5628.212.56汇总分析:1、本季度共调查出院病例4501例,(1)感染病人39人,感染率为0.87%;感染例次39例,感染例次率0.87%。(2)感染高发科室前三位:ICU科、康复科、泌尿外科。(3)感染高发部位前三位:下呼吸道、胃肠道、泌尿道.(4

3、)本季度院内感染病原菌中,病毒感染居首位(轮状病毒),其次为革兰阴性菌感染(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5)常见的危险因素为慢性基础疾病、手术、高龄、外伤、昏迷、长期卧床、恶性肿瘤、使用呼吸机、气管切开、泌尿道插管、动静脉插管及化疗。2、ICU科为本季度感染高发科室,与去年同期监测相比变化不大。导致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主要为基础疾病多、病情重、昏迷、高龄、住院时间长、侵袭性操作、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等。3、本季度下呼吸道感染居首,与去年同期监测相比一致。针对呼吸道感染高发应从以下几点预防与控制:(1)、建立预防和控制下呼吸道感染的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并落实。(2)、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应分

4、开安置,同类感染病人相对集中,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并根据病原体、疾病的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3)、保持病室环境清洁,定时开窗通风,定期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并达到相应的卫生学要求,房屋改造时要预防军团菌和曲霉菌污染。(4)、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如糖尿病、COPD等),严格掌握机械通气指征,尽量采用无创通气,限制插管的留置时间。对建立人工气道的病人,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5)重复使用的呼吸机外置管路、雾化器等附件应达到灭菌或高水平消毒;并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呼吸机管路避免频繁更换(一般情况下每周更换1-2次,如有明显分泌物污染则应及时更换);集水器应处于管路最低处

5、,冷凝水要及时倾倒,避免倒流。(6)、吸氧病人应加强呼吸道湿化,湿化瓶内应为无菌蒸馏水,应24小时更换。(7)注意口腔卫生,防止口咽部分泌物吸入。病情许可时采取半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气道分泌物,定时翻身拍背。(8)、合理使用抗菌素,尽量按病原学药敏选药。4、本季度儿科胃肠道(轮状病毒)感染也较高发,多发生在秋季到春季这段时期,以寒冷季节为流行季节。是儿科病房胃肠道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体。轮状病毒腹泻的病毒排出后,常污染水源、食品、衣物、玩具、用具等。会通过手、口途径进入人体。应从以下几点预防与控制:(1)向患儿家长宣教预防接种的必要性;(2)加强医务人员、患儿家长、保洁人员的卫生

6、宣教;(3)加强消毒隔离措施;(4)加强患儿的粪便管理是预防控制轮状病毒肠炎的关键环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