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谱分析仪和接收机的区别.doc

频谱分析仪和接收机的区别.doc

ID:59288228

大小:12.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9-06

频谱分析仪和接收机的区别.doc_第1页
频谱分析仪和接收机的区别.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频谱分析仪和接收机的区别.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频谱分析仪是当前频谱分析的主要工具,尤其是扫频外差式频谱分析仪是当今频谱仪的主流,应用扫频测量技术,通过扫频信号源得到外差信号进行频域动态分析。接收机是进行EMC测试的主要工具,以点频法为基础,应用本振调谐的原理测试相应频点的电平值。接收机的扫描模式应当是以步进点频调谐的方式得到的根据工作原理,频谱分析仪和接收机可分为模拟式和数字式两大类。外差式分析是当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接收和分析方法。下面就外差式频谱分析仪与接收机之间的主要差别作一分析。  从原理图上看,频谱仪与接收机类似,但是频谱仪与接收机在以

2、下几方面差别较大:前端预选器;本振信号扫描;中频滤波器;杂散信号和精度。输入RF信号的前端处理  接收机与频谱仪在输入端对信号进行的处理是不同的。频谱仪的信号输入端通常有一组较为简单的低通滤波器,而接收机要采用对宽带信号有较强的抗扰能力的预选器。通常包括一组固定带通滤波器和一组跟踪滤波器,完成对信号的预选。  由于RF信号的谐波、交调和其它杂散信号的影响,造成频谱仪和接收机测试误差。相对于频谱仪而言,接收机需要更高的精度,这要求在接收机的前端比普通频谱仪多出一个预选器,提高选择性。本振信号的调节 

3、 现在的EMC测量,人们不止要求能手动调谐搜索频率点,也需要快速直观观察EUT的频率电平特性。这就是要求本振信号既能测试规定的频率点,也能够在一定频率范围扫描。频谱仪是通过扫频信号源实现扫频测量的。通常通过斜波或锯齿波信号控制扫频信号源,在预设的频率跨度内扫描,获得期望的混频输出信号。接收机的频率扫描是步进的,离散的,是离散的点频测试。接收机按照操作者预先设定的频率间隔,通过处理器的控制,在每一个频率点进行电平测量,显示的测试结果曲线实际是单个点频测试的的结果。频谱仪和接收机的中频滤波器的带宽是不

4、同的。  通常定义频谱仪分辨率带宽是幅频特性的3dB带宽,而接收机的中频带宽是幅频特性的6dB带宽。当频谱仪与接收机设定相同级别的带宽时,它们对信号的实际测试值是不同的从频谱仪和接收机中频滤波器的幅频特性可以看出,当频谱仪3dB带宽B3与接收机6dB带宽B6值设为一样时,实际通过两种滤波器的信号幅频特性是不一样的。依据EMC标准,无论是民用还是军用标准,带宽均应为6dB。检波器依据EMC标准,要求测试接收机带有峰值、准峰值和平均值检波器,通用频谱分析仪一般带有峰值和平均值检波器,没有准峰值检波器,

5、而EMC标准中限值通常包括准峰值限值。点频测试和检波器在依据EMC标准进行测试时,许多情况下需要对某些固定的频率点进行实时测试。例如,许多测试工程师在进行辐射干扰测试时,依据标准要求,需要选择合适的频率点,进行转台的转动和天线的升降,实时快速观察和记录该点的电平值。在这种情况下,具有点频测试功能的接收机能够方便准确地完成,而通用频谱分析仪无法准确实时测试单一频点的电平变化,EMI测试用频谱分析仪必须有增加的功能,能够在扫描跨度(SPAN)为零时,快速准确的进行测试,不止是峰值显示,同时要有准峰值和

6、平均值。依据标准CISPR16-1,对峰值、准峰值和平均值检波器作脉冲响应测试时,接收机可以对单一频率进行点频监测,判断其是否符合标准,而通用频谱仪完成这种测量是很困难的。脉冲响应测量是判断接收机合适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不符合标准的仅能作为预测试设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