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教学反思.doc

劝学教学反思.doc

ID:59303228

大小:6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1-30

劝学教学反思.doc_第1页
劝学教学反思.doc_第2页
劝学教学反思.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劝学教学反思.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劝学》教学反思凤山县高级中学语文组陈亚军高一必修三《劝学》一文,以精彩的讲解和深入的剖析,博得了学生的良好反响,自己也颇满意其成功之处在于:一、巧设导入语,激发学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课伊始,老师提出:在人性问题上,儒家学派中期代表孟子主张“性善论”,“人之初,性本善”为什么后来有的人善,有的人恶呢?这是因为学习的缘故而另一位儒家学派晚期代表荀子却提出了相反的“性恶论”,为什么后来有的人善,有的人恶呢?这是因为学习的缘故那么,在《劝学》(节选)一文中,荀子是怎样论述学习的意义和作用,学习的

2、方法的呢?对比孟子和荀子关于人性的不同观点,都强调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引起学生的悬念,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二、讲透20个比喻,理解文章意思《劝学》一文运用了大量的比喻论证,使文章生动形象,富有文采。第一段用了5个比喻:“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輮木为轮”、“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青出于蓝”、“冰寒于水”两个比喻说明事物经过一定变化可以提高;“輮木为轮”比喻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改变原来的性质;“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比喻肯下功夫必见成效,并进而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

3、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这一段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第二段用了5个比喻:“跂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用“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这个比喻,形象说明“学”和“思”的关系,“思不如学”“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这四个比喻,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的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效果这一段强调了学习的重要作用。第三段用了10个比喻:“积土”、“积水”、“不积跬步”、“不积小流”、“骐骥”、“驽马”、“锲而不舍”、“锲而舍之”、“蚓”、“蟹”首先,用“积土”、

4、“积水”两个比喻推论到“人的积德”,从正面论述积累的重要作用;再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高远目标,这一层学习要积累接着,说明如何做到积累,用“骐骥”和“驽马”,“锲而不舍”和“锲而舍之”四个比喻正反对照,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最后,用“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照,说明学习还要专一这一段分三个层次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这两个角度论述中心论点。三、理清文章思路,突显文章中心第一段:阐明学习的重要性可分三层:第1层:提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第2

5、层:用“青”、“水”的变化和“輮木为轮”这两方面的比喻说明不断学习可以增长才干,改造人的禀性和资质;第3层:以“木”、“金”的变化设喻,得出结论“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第二段:阐明学习的重要作用可分三层:第1层:以“思”不如“学”的体会和“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的比喻,说明学习的显著效果;第2层:用4个比喻关系表明:只要善于利用客观条件,就可以收到好的效果;第3层:得出结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第三段:阐明学习应持的方法和态度也可分三层:第1层:说明学习要不断积累

6、;第2层:说明学习要坚持不懈;第3层:说明学习应用心专一。通过以上的学习理解,学生不仅理清了思路,而且理解了课文,明确了中心,感受了内容,同时,也受到了学习具有重要意义和重要作用,应该注重积累、坚持、专一的良好的思想教育,不失为一堂成功之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