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脑卒中鼻饲患者增加单次鼻饲量护理探究

中年脑卒中鼻饲患者增加单次鼻饲量护理探究

ID:5930975

大小:2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12-29

中年脑卒中鼻饲患者增加单次鼻饲量护理探究_第1页
中年脑卒中鼻饲患者增加单次鼻饲量护理探究_第2页
中年脑卒中鼻饲患者增加单次鼻饲量护理探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年脑卒中鼻饲患者增加单次鼻饲量护理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年脑卒中鼻饲患者增加单次鼻饲量护理探究  摘要:目的:观察单次鼻饲量及间隔时间对中年鼻饲患者发生吸入性肺炎的的影响,探讨中年鼻饲患者单次鼻饲量的安全量化指标。方法:按纳入标准选择中年鼻饲患者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在鼻饲置管方法、鼻饲体位、鼻饲液成分、日鼻饲总量相同的前提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鼻饲;实验组按照实验方法鼻饲,两组均观察餐后呛咳反流、胃潴留、腹胀、腹泻、便秘及肺部啰音情况。结果:两组中年鼻饲患者不同鼻饲量及间隔时间与鼻饲并发吸入性肺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与常规方法比较,实验组的鼻饲

2、日工作量明显减少,患者消化系统的休息时间得到延长。结论:实验组每次鼻饲量和间隔时间是安全的,符合中年人生理的鼻饲量值。关键词:脑卒中鼻饲量吸入性肺炎【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273-023中年脑卒中患者常伴有吞咽功能障碍,需通过鼻饲来保障营养物质的摄入,传统鼻饲法单次鼻饲量少,患者常觉得有饥饿感。近年来常有研究表明,增加单次鼻饲量及延长鼻饲时间有利于患者消化系统的休息,而且更符合人体的生理要求[1]。但增加鼻饲量的同时,也存在增加发生吸入性肺炎的风险[2]。1对象与方法1.

3、1研究对象。2009年9月至2010年3月,选择40例在我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纳入标准:①经头颅CT检查证实诊断为脑卒中;②经吞咽功能评估,洼田氏饮水试验≥3级,和(或)存在意识障碍的患者;③无合并严重心,肝,肾疾病,内分泌及代谢性的疾病,肿瘤及肺感染患者。④根据WHO对人群年龄划分标准,患者年龄为45岁至59岁中年人。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符合上述条件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54±2.6)岁;对照组20例,男14例,女6例;年龄(55±2.5)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类型及吞咽障碍比较,

4、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31.2方法。实验组:每天单次鼻饲量增加50ml,间隔时间延长30分钟。即第一天首次鼻饲量从200ml起,间隔3h/次,评估患者无呕吐,反流现象后,制定患者当天单次鼻饲量及间隔时间。第二天单次鼻饲量增加至250ml,间隔时间3.5h/次。以此类推,第六天单次鼻饲量达450ml,间隔5.5h/次。根据患者胃潴留的情况,适当调节患者鼻饲量,如患者无发生呛咳,反流及胃潴留情况,第七天及其后调整每次鼻饲量达350~450ml,间隔4~6小时/次。每天鼻饲5~6次,每日鼻饲总量2100~2300ml。

5、如果鼻饲前胃潴留液>150ml,暂不行鼻饲。所示鼻饲量包括鼻饲前后的冲管温开水30~40ml。对照组:按《临床护理技术规范》[3]的鼻饲法,鼻饲量200~300ml,间隔2~4小时.每日鼻饲7~9次,每日鼻饲总量1800~2250ml。两组均采用匀浆膳营养支持方法,指导家属提供患者饮食,包括牛奶,蛋白粉,肉汤,蔬菜碎或肉碎粥,牛奶麦片等,或是由以上食物自行混制而成的匀浆膳。鼻饲前患者床头需摇高30~60°,每次鼻饲时间为15至20分钟。两组脑卒中原发病的治疗方案相同,患者或家属均知情同意。1.3观察指标。根据患者的鼻饲情况,观察其鼻

6、饲并发症:餐前残余量(2组均于餐前回抽胃容物,超过150ml为胃潴留),餐后反流;腹胀、腹泻及肺部啰音情况。如发现肺部啰音增多,请管床医生作相关检查协助诊断是否发生吸入性肺炎。1.4统计学方法。两组方法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方法。P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