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能力计算ppt课件.ppt

单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能力计算ppt课件.ppt

ID:59341931

大小:850.50 KB

页数:32页

时间:2020-09-20

单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能力计算ppt课件.ppt_第1页
单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能力计算ppt课件.ppt_第2页
单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能力计算ppt课件.ppt_第3页
单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能力计算ppt课件.ppt_第4页
单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能力计算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单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能力计算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单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能力计算1、基本计算公式平衡条件内力平衡:力矩平衡:适用条件条件1:条件2:规定适用条件的主要目的:防止超筋和少筋破坏。混凝土构件正截面承载能力的最大值为:梁板的经济配筋率:0.3-0.8%,0.6-1.5%截面承载能力计算的两类问题截面设计:给定条件:外弯矩(结构分析得到)、截面尺寸、材料强度(混凝土、钢筋)求:截面配筋(受拉钢筋)过程:1)查规范,确定保护层厚度;2)根据平衡方程,求配筋3)检验适用条件4)选择钢筋直径,做截面配筋图截面校核给定条件:截面配筋、截面尺寸、材料强度求

2、:截面能抵抗的最大弯矩(与已知的截面最大弯矩比较)过程:1)根据给定条件,分析截面适用条件。2)如果截面适用条件满足,直接用弯矩平衡方程求最大弯矩。3)如果截面平衡方程不满足要求,重新按截面设计问题进行计算。正截面承载能力计算系数与计算方法根据上式,可得:双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的正截面承载能力计算双筋截面的应用情况:1)弯矩很大,但截面尺寸不能改变;2)承受变号弯矩;采用双筋可以增加截面的延性、提高抗裂度和构件的变形能力。架立筋一般不作为双筋看待,因此有架立筋的作用,实际截面的承载能力比按单筋计算高。双筋截面的计算

3、公式1)纵向受压钢筋的取值问题在上述条件下,能保证:受压钢筋达到屈服2)计算公式与适用条件平衡条件1)力的平衡2)力矩平衡较单筋增加项适用条件1)2)不满足条件2)计算方法1)截面设计给定:截面尺寸、材料强度、弯矩求:配筋受压和受拉都未知受压已知,求受拉受拉以知,求受压问题(?)当受压钢筋和受拉钢筋都未知的情况下,两个平衡方程,如何解三个未知数:解决思路双筋截面应用的前提截面配筋最小受压区高度应等于界限受压区高度计算公式截面设计的第二种情况解题思路:两个平衡方程解两个未知数,方程有解如何解两个未知数受压钢筋与部分

4、受拉钢筋平衡,并组成内力矩(I-Mu1)与部分外弯矩平衡;受压混凝土与部分受拉钢筋平衡,并组成力矩(II-Mu2)与部分外弯矩平衡几个注意的问题求出相对受压区高度大于界限受压区高度如何处理;求出受压区高度小于2a,如何求As是否存在按单筋计算比按向受压区受压钢筋合力点计算,求出的受拉钢筋还小的情况截面校核给定:截面尺寸、材料强度、截面配筋求:截面抵抗弯矩,并与已知弯矩(结构分析得到的)对比,分析结构是否安全。分析方法:从内力平衡方程可以求出如满足适用条件,根据弯矩平衡方程求弯矩如不满足适用条件向受压区钢筋取矩求弯

5、矩或按最大受压区高度求弯矩主要公式T型截面1)应用领域2)T型截面的优点及受力特点3)T型截面各部分的名称与符号表示4)位于楼(屋)盖系统中,不同位置截面的计算区别5)在现浇混凝土楼盖体系中如何确定翼缘的宽度实际结构设计时,首先应根据楼(屋)盖的布置,确定翼缘的宽度。T型截面的设计T型截面与矩形截面的差异:形状上:T型截面有宽大的翼缘;受力上:T型截面的受压区高度小;受压区高度:在翼缘内,在翼缘外;两种不同的受压区高度如何处理;配筋形式:单筋、双筋等配筋率如何计算两种T型截面梁受压区在翼缘内受压区在翼缘外受压区在

6、翼缘内同矩形梁(已经解决,)受压区在翼缘外,把它分解成T型梁计算关键问题:如何判别如何分解判别问题判别问题的实质,是求受压区高度是否超过了设计题判别:用弯矩平衡校核题判别:用内力平衡第一类型的计算公式同矩形截面第二类型的计算公式适用条件同矩形截面截面校核略。截面设计1)第一种类型鉴别:计算方法同矩形。2)第二种类型鉴别:计算方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