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施工关键技术阐述

关于建筑施工关键技术阐述

ID:5934880

大小:2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2-29

关于建筑施工关键技术阐述_第1页
关于建筑施工关键技术阐述_第2页
关于建筑施工关键技术阐述_第3页
关于建筑施工关键技术阐述_第4页
关于建筑施工关键技术阐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建筑施工关键技术阐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建筑施工关键技术阐述  摘要:本文主要从基坑开挖、基础砌筑、墙体砌筑等方面,简要介绍了在建筑施工中主要项目施工技术的操作过程,阐述了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重要性。关键词:建筑;施工技术;基坑开挖;墙体砌筑中图分类号:RU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百年大计质量第一,众所周知,任何一项好的建筑项目的施工,不但需要一个好的设计,更需要有优良的施工技术作为保证,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建筑产品。建筑施工技术的合理运用是至关重要的。施工企业技术水平的高低,就是保障施工质量的关键。本文就建筑业中的关键“施工技

2、术”进行一些探讨。一、放线定位放线是根据施工的需要,把设计图纸的房屋按照设计要求测定到地面上,为施工提供各种标志,作为按图施工的根据。在基坑外各轴线的延长线上钉施工控制桩,这种控制桩一般钉在槽边外2-4米(最好与中心线距离为整米数)处,作为开挖基坑后各阶段施工中确定和校对轴线位置的依据。控制桩应在不受施工干扰并便于引测和保存桩位的地方。在一般房屋中,6在基坑外房屋转角处的一定距离设置龙门桩,保证控制精确度和施工方便。龙门桩要钉的牢固、坚直,桩面的龙门板与基坑平行。同时,在龙门桩上测定出房屋室内(或室

3、外)地坪的设计相对标高,即±0.00标高控制点,这是基坑开挖和墙体标高传导或校核标高的重要依据之一,同时要保持标高的精确度。二、基坑开挖土方开挖的顺序、方法必须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并与设计要求相一致。基坑边界周围地面应设排水沟,对坡顶、坡面、坡脚采取降排水措施。基坑开挖的一般程序是:测量放线→分层开挖→排降水→修坡→整平→留足预留土层等。相邻基坑开挖时,应遵循先深后浅,或同时进行的施工程序。挖土应自上而下水平分段、分层进行,边挖边检查,及时修整坑底宽度,及坑的坡度,

4、至设计标高,坑底凹凸要求不超过2.Ocm。挖方深度应执行表1的规定,基坑长度应稍大于基础长度。为了保证不坍方,如超过表1规定的深度,应根据地基土性质,基础埋深和地下水位高低,和施工具体情况进行放坡。放坡后基坑坑底宽度每边应比基础宽15~30cm,以便施工操作。临时性挖方的边坡值可采用表2所示的规定。表1基础坑不加支撑时的容许深度表2临时挖方边坡值6基坑开挖后,应经常检查土质情况是否有塌方的因素。当基坑土体含水量较多而不稳定,或受到周围场地限制基坑较深,需用较陡的边坡或直立开挖而土质较差时,应采用临时

5、性支撑加固,以防塌方。开挖宽度较大的基坑,在局部地段无法放坡,或下部土方受到基坑尺寸限制不能放较大坡度时,应采用短桩与横隔板支撑或砌砖、毛石或堆砌临时矮挡土墙,加固下部坡脚。当基坑挖到设计深度时,必须通知监理、质检、设计等有关单位进行基坑检验,验坑时,应详细观察土层的土质情况,发现有异常现象和松软土质,与地质勘探报告、设计要求不符时,用钢钎作标记,做好记录和绘制平面位置图,并通知有关人员研究及时处理。隐蔽工程隐蔽前必须按规范验收。三、基础砌筑基坑验收后,即可按基础的结构形式进行基础砌筑。砖、砌块根据

6、其原料、生产工艺和孔洞率来分类。砖可分为:烧结普通砖、多孔砖、灰砂砖或粉煤灰砖。砖的强度等级用“MU”表示,单位为MPa(N/mm2)。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等的强度等级分MU30、MU25、MU20、MUl5和MUl0五级。蒸压灰砂砖、蒸压粉煤灰砖的强度等级分MU25、MU20、MUl5和MUl0四级。砖砌体6是由砖块和砂浆通过各种形式的组合而搭砌成的整体。砂浆按组成材料的不同分为:纯水泥砂浆;水泥混合砂浆;石灰、石膏、黏土砂浆。砂浆强度等级符号为“M”。砂浆的强度等级分为Ml5、Ml0、M7.5

7、、M5和M2.5。垫层一般选用三合土或C10混凝土,基础选用砖及毛石等砌筑材料,在一般房屋建设中,采用条形基础的较多,条形基础的施工过程是:做垫层,分层砌筑大放脚,铺设防潮层在基础墙体等。四、墙体砌筑(一)墙体的作用与分类(1)墙体的作用墙体是房屋的主要部分之一,砌体结构的构造是确保房屋结构整体性和结构安全的可靠措施,其主要作用是承重、围护和分隔。墙体在房屋建筑中,作为承重构件的一部分,各层楼板和屋面的荷载是通过墙体结构而传到墙下的条形基础上,通常称这种墙为承重墙。(2)墙体的分类6墙体按其作用和构

8、造形式可分为,承重墙、非承重墙、围护墙。墙体的构造措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伸缩缝、沉降缝和圈梁。由于温度改变,容易在墙体上造成裂缝,可用伸缩缝将房屋分成若干单元,使每单元的长度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为防止沉降裂缝的产生,可用沉降缝在适当部位将房屋分成若干刚度较好的单元,沉降缝的基础必须分开。圈梁可以抵抗基础不均匀沉降引起墙体内产生的拉应力,同时可以增加房屋结构的整体性,防止因振动(包括地震)产生的不利影响。因此,圈梁宜连续地设在同一水平面上,并形成封闭状。围护墙和分隔墙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