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料常见病态.doc

涂料常见病态.doc

ID:59351426

大小:4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9-04

涂料常见病态.doc_第1页
涂料常见病态.doc_第2页
涂料常见病态.doc_第3页
涂料常见病态.doc_第4页
涂料常见病态.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涂料常见病态.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常见涂料问题排除2009-12-1115:41阅读(9)·粉化现象:涂膜表面有一薄层粉化物,拭之即掉落。原因:1)内墙漆用于户外,如环氧漆等;2)过度稀释,漆膜太薄,树脂无法有效粘结颜填料;3)底材太疏松,树脂过多渗入基底,无法有效粘结颜填料;4)施工时基底温度过低,成膜不佳;5)基底及环境湿度过高,重涂时间短,通风差,无法完全成膜;6)基底碱性过高,漆膜被破坏;7)测试时未够7天成膜期;处理方法:1)铲除、清洁粉化层;2)选用合适的涂料;3)遵循施工规范,切勿过度稀释;4)必要时需选用D05抗碱底漆封固基底;5)保证施工环境符合施工要求。起泡、剥落现象:涂膜隆起成泡或破裂成皮。原

2、因:1)基底腻子以石膏粉、滑石粉、双飞粉为主,遇水膨胀,顶起漆膜;2)基底水分过高,向外扩散时其压力把漆膜鼓起,特别是透气性差的产品;3)土建时防水处理差导致雨水通过裂缝或未上漆基面进入基底,或有漏水,扩散时破坏漆膜。处理方法:1)铲除所有起泡、剥落部分,若是由于腻子原因引起问题,铲除腻子并用合适的腻子重刮;2)遵循施工规范,做好基底防水层,施工前对基底裂缝进行修补,保证基底水分含量符合施工要求,必要时在局部区域增加漆层以保证阻止雨水渗入。褪色、变色现象:涂膜颜色发生均匀或不均匀变化,尤其是红色或黄色。原因:1)有机颜料耐候性较差,紫外线照射下变色;2)基底碱性过高,渗出后破坏漆膜

3、中的颜料3)盐碱在表面析出;4)深色若漆膜粉化,也会表现出颜色变浅。处理方法:1)选用较暗的颜色,通常会有较好的耐候性和抗碱性;2)遵循施工规范,保证基底碱性符合施工要求,尤其是后修补部分;3)使用合适的底漆封固基底。泛碱现象:涂膜表面出现盐碱析出,在表面形成白色流挂或破坏漆膜附着力。原因:1)基底水分、碱分或盐分含量过高,水汽将盐碱带出并在涂膜底层或表面析出;2)土建时防水处理差导致雨水通过裂缝或未上漆基面进入基底,扩散时将盐碱带出。处理方法:1)铲除所有受影响而失去附着力之漆膜,待墙体充分干透,用草酸处理后并用清水洗净,干透后再涂刷;2)土建中严禁使用海沙;3)遵循施工规范,做

4、好基底防水层,施工前对基底裂缝进行修补,保证基底条件符合施工要求;4)使用合适的底漆封固基底。水印现象:侧看涂膜,发现其表面有不规则斑块,光泽较低。原因:1)基底水分含量过高;2)有漏水、渗水;3)施工时环境湿度过高。处理方法:1)确保基底干透;2)确保无漏水、渗水;3)确保施工时各种条件符合要求;4)必要时选用合适的底漆封固。针孔、气泡现象:涂膜中有针状小孔或气泡浮出或悬浮其中。原因:1)基底或腻子过于疏松多孔,内含空气;2)基底表面温度过高或涂刷后急剧加热干燥;3)涂膜过厚或未干重涂;4)喷涂时喷枪设置有勿,压力太高;5)滚涂时使用劣质长毛滚筒;6)刷涂时刷子移动太快;7)涂刷

5、前油漆经剧烈搅拌未及消泡。针孔:(1、涂料粘度过高,搅拌时间过长,空气进入涂料中放不出来。2、被涂工作表面有油污,水份。3、喷涂空气压力大,口径小,喷涂距离远。4、涂层太厚,溶剂挥发困难。5、施工场地温度高,温度大。)气泡:(1、被涂物表面有油污、水份。2、涂料本身耐水性差。3、木材含水率高,不经干燥处理就施工。4、稀释剂选用不合理,挥发太快。5、干燥后放在高温、高湿中太久。6、涂层过厚,溶剂挥发困难。)处理方法:1)待干透后打磨受影响漆膜,重涂;2)确保漆膜一次施工不会太厚并在干透后才重涂;3)使用合适的底漆封固基底;4)使用优质中短毛滚筒;5)正确设置喷枪及控制刷涂速度;6)若

6、油漆被剧烈搅拌后应静置消泡后再涂刷。针孔:(1、涂料粘度调配适当,并放置一段时间后再使用。2、工作表面处理干净后再施工。3、调整空气压力,一般为0.6mpa,掌握好喷涂距离。4、一次涂层不能太厚,不超过30um。5、适当加防潮剂,慢干水。)气泡:(1、被涂物表面保持干爽洁净。2、选用耐水、耐潮涂料。3、要求木材含水率与当地平衡含水率相当(如北京10%)。4、添加慢干水,调整挥发速度。5、避免干燥后的涂层放在高温、高湿的位置。6、不宜过厚,一次涂层不超过30um。)缩膜现象:涂刷后油漆立即缩回,留下小孔或裸露区域。原因:1)基底油脂、蜡抛光剂或硅树脂;2)面层与底层体系不相容,如水性

7、漆用于油性高光漆上。处理方法:1)铲除受影响漆膜;2)清洁并打磨表面后再重涂。流挂现象:涂膜呈部分下垂状态。原因:1)过度稀释;2)漆膜一次施工过厚;3)滚筒、刷子蘸料太多;4)油漆干燥速度太慢。(1、涂料粘度低,涂层过厚。2、喷涂距离太近,喷枪移动速度太慢。3、喷枪口径太大。4、喷涂空气压力不均。5、涂料中含有密度大的颜料,搅拌不均。6、被涂物表面过于光滑。)处理方法:1)铲除受影响漆膜;2)提高施工技术,确保漆膜一次施工不会太厚;3)选用合适的稀释剂加快干燥速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