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弯机绘图知识.doc

折弯机绘图知识.doc

ID:59355926

大小:4.23 MB

页数:9页

时间:2020-09-04

折弯机绘图知识.doc_第1页
折弯机绘图知识.doc_第2页
折弯机绘图知识.doc_第3页
折弯机绘图知识.doc_第4页
折弯机绘图知识.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折弯机绘图知识.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题二折弯机制图学习内容一、零件表达方案的选择教学内容(一)轴套类零件1、结构分析轴套类零件的基本形状是同轴回转体。在轴上通常有键槽、销孔、螺纹退刀槽、倒圆等结构。此类零件主要是在车床或磨床上加工。如图8—5所示的柱塞阀即属于轴套类零件。2、主视图选择这类零件的主视图按其加工位置选择,一般按水平位置放置。这样既可把各段形体的相对位置表示清楚,同时又能反映出轴上轴肩、退刀槽等结构。3、其它视图的选择轴套类零件主要结构形状是回转体,一般只画一个主视图。确定了主视图后,由于轴上的各段形体的直径尺寸在其数字前加注符号“Ф”表示,因此不必画出其左(或右)

2、视图。对于零件上的键槽、孔等结构,一般可采用局部视图、局部剖视图、移出断面和局部放大图。如图8—5所示。9图8—5柱塞阀零件图(二)盘盖类零件1、结构分析轮盘类零件包括端盖、阀盖、齿轮等,这类零件的基本形体一般为回转体或其它几何形状的扁平的盘状体,通常还带有各种形状的凸缘、均布的圆孔和肋等局部结构。轮盘类零件的作用主要是轴向定位、防尘和密封,如图8—6所示的轴承盖。2、主视图选择轮盘类零件的毛坯有铸件或锻件,机械加工以车削为主,主视图一般按加工位置水平放置,但有些较复杂的盘盖,因加工工序较多,主视图也可按工作位置画出。为了表达零件内部结构,主视

3、图常取全剖视。3、其它视图的选择轮盘类零件一般需要两个以上基本视图表达,除主视图外,为了表示零件上均布的孔、槽、肋、轮辐等结构,还需选用一个端面视图(左视图或右视图)。(三)箱体类零件1、结构分析箱体类零件主要有阀体、泵体、减速器箱体等零件,其作用是支持或包容其它零件,如图8—8所示。这类零件有复杂的内腔和外形结构,并带有轴承孔、凸台、肋板,此外还有安装孔、螺孔等结构。2、主视图选择由于箱体类零件加工工序较多,加工位置多变,所以在选择主视图时,主要根据工作位置原则和形状特征原则来考虑,并采用剖视,以重点反映其内部结构,如图8—8中的主视图所示。

4、3、其它视图的选择为了表达箱体类零件的内外结构,一般要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基本视图,并根据结构特点在基本视图上取剖视,还可采用局部视图、斜视图及规定画法等表达外形。在图8—8中,由于主视图上无对称面,采用了大范围的局部剖视来表达内外形状,并选用了A—A剖视,C—C局部剖和密封槽处的局部放大图。(四)机械加工工艺结构9机械加工工艺结构主要有:倒圆、例角、越程槽、退刀槽、凸台和凹坑、中心孔等。常见机械加工工艺结构的画法、尺寸标注及用途见表8—2。1、倒角与倒圆三、零件图的尺寸标注、零件常见的工艺结构教学内容(一)表面粗糙度1、表面粗糙度的概念零件在加

5、工过程中,受刀具的形状和刀具与工件之间的摩擦、机床的震动及零件金属表面的塑性变形等因素,表面不可能绝对光滑。零件表面上这种具有较小间距的峰谷所组成的微观几何形状特征称为表面粗糙度。一般来说,不同的表面粗糙度是由不同的加工方法形成的。表面粗糙度是评定零件表面质量的一项重要的指标,降低零件表面粗糙度可以提高其表面耐腐蚀、耐磨性和抗疲劳等能力,但其加工成本也相应提高。因此,零件表面粗糙度的选择原则是:在满足零件表面功能的前提下,表面粗糙度允许值尽可能大一些。表面粗糙度是以参数值的大小来评定的,目前在生产中评定零件表面质量的主要参数是轮廓算术平均偏差。

6、它是在取样长度l内,轮廓偏距y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用Ra表示,如图8—20(b)。用公式可表示为:Ra=∣y(x)∣dx或Ra≈∣yi∣9国家标准对Ra(um)的数值作了规定。表8—3和表8—4分别列出常用Ra值及Ra值对应的主要加工方法和应用举例。对照表8—3和表8—4讲解。(二)极限与配合1、互换性和公差所谓零件的互换性,就是从一批相同的零件中任取一件,不经修配就能装配使用,并能保证使用性能要求,零部件的这种性质称为互换性。零、部件具有互换性,不但给装配、修理机器带来方便,还可用专用设备生产,提高产品数量和质量,同时降低产品的成本。要满足零

7、件的互换性,就要求有配合关系的尺寸在一个允许的范围内变动,并且在制造上又是经济合理的。公差配合制度是实现互换性的重要基础。2、基本术语在加工过程中,不可能把零件的尺寸做得绝对准确。为了保证互换性,必须将零件尺寸的加工误差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规定出加工尺寸的可变动量,这种规定的实际尺寸允许的变动量称为公差。四、零件图的技术要求及其注写教学内容(一)极限和配合1、配合基本尺寸相同,相互结合的孔和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称为配合。(1)配合的种类根据机器的设计要求和生产实际的需要,国家标准将配合分为三类:①间隙配合孔的公差带完全在轴的公差带之上,任取其中一

8、对轴和孔相配都成为具有间隙的配合(包括最小间隙为零),如图8—24所示。9图8—24间隙配合②过盈配合孔的公差带完全在轴的公差带之下,任取其中一对轴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