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诊疗规范.doc

烧伤诊疗规范.doc

ID:59362686

大小:56.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1-29

烧伤诊疗规范.doc_第1页
烧伤诊疗规范.doc_第2页
烧伤诊疗规范.doc_第3页
烧伤诊疗规范.doc_第4页
烧伤诊疗规范.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烧伤诊疗规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烧伤诊疗规范一、诊断要点:根据烧伤史和体格检查对烧伤作出正确诊断。1.烧伤史:应注意烧伤时间及环境。(1)烧伤时间:烧伤时间越长越严重。(2)烧伤环境:如火焰伤,在密闭环境下就有可能引起吸人性损伤。又如高空电击伤就可能引起复合伤,如骨折、脑外伤等。2.明确受伤原因。3.明确伤情:根据烧伤面积、深度、部位、年龄、原因,有无复合伤等综合判断。4.鉴别诊断:伤情判断最基本的要求是烧伤面积和深度(1)烧伤面积的估算是烧伤的基本鉴别诊断,常用以下三种方法:①中国新九分法:按体表面积划分为11个9%的等份,另加1%,构成100%的体表面积,即头颈部:1×9%;躯干:3×

2、9%;两上肢:2×9%;双下肢:5×9%+1%,共为11×9%+1%(表)。中国新九分法成人女性的臀部和双足各占6%②手掌法:不论性别、年龄,病人并指的掌面约占体表面积的1%,如医者的手掌大小与病人相近,可用医者手掌估算,此法可辅助九分法。③儿童烧伤面积计算:12岁以下儿童,年纪越小,头越大,下肢越小,可按下法计算:头颈部面积:〔(9+12-年龄)〕%;双下肢面积:〔46-(12-年龄)〕%。(2)烧伤深度的鉴别:①三度四分法:分为I°、浅II°、深II°、III°。其中I°、浅II°烧伤一般称为浅度烧伤;深Ⅱ°和Ⅲ°烧伤则属深度烧伤。I°烧伤:红斑浅Ⅱ°烧

3、伤:水疱形成,内含淡黄色澄清液体,水疱皮如剥脱,创面红润、潮湿、疼痛明显。深Ⅱ°烧伤:水疱,但去疱皮后,创面微湿,红白相间,痛觉较迟钝。III°烧伤:焦痂(3)烧伤伤情的判断:根据面积、深度、部位、年龄、原因,有无复合伤等综合判断。但为了对烧伤严重程度有一基本估计,作为设计治疗方案的参考,采用下列分度方法:轻度烧伤:Ⅱ°烧伤面积9%以下。中度烧伤:Ⅱ°烧伤面积10%~29%,或Ⅲ°烧伤面积不足10%。重度烧伤:烧伤总面积30%~49%;或Ⅲ°烧伤面积10%~19%;或Ⅱ°、Ⅲ°烧伤面积虽不到上述百分比,但已发生休克等并发症、呼吸道烧伤或有较重的复合伤。特重烧

4、伤:烧伤总面积50%以上;或Ⅲ°烧伤20%以上;或已有严重并发症。二、治疗1.治疗原则(1)保护烧伤创面,防止和清除外源性污染。(2)防治低血容量性休克。(3)预防局部和全身性感染:对大面积严重烧伤,特别是休克期不平稳者,其早期爆发全身性感染的几率很高,早期应用兼顾革兰氏染色阴性杆菌和革兰氏染色阳性球菌的抗生素是有指征的,但渡过5~7天的危险期后,即应考虑停药。(4)用非手术和手术的方法促使创面早日愈合,尽量减少瘢痕增生所造成的功能障碍和畸形。(5)防治器官的并发症。2.现场急救:烧伤急救的目的是尽快消除致伤因素,脱离现场,进行防止危及生命的救治,保护受伤部

5、位,缓解症状。(1)迅速脱离和消除热源(2)进行防止危及生命的救治(3)保护受伤部位:现场急救,创面只求不再污染,不再损伤。3.转送:大面积严重烧伤早期应避免长途转送,休克期最好就近输液抗休克或加作气管切开,必须转送者应建立静脉输液通道,途中继续输液,保证呼吸道通畅。高度口渴、烦躁不安者常示休克严重,应加快输液,只可少量口服盐水。转送路程较远者,应留置导尿管,观察尿量。头应朝向行进方向的后面,以保证头部血供。4.休克的防治:休克期的处理原则是尽快恢复血容量。方法如下:(1)口服补液:适于轻度烧伤可进食者,口服烧伤饮料:氯化钠3g,碳酸氢钠1.5g,糖10g,

6、加水1000ml即成,或口服盐粥汤。不能只饮开水,以免引起细胞外液低渗而发生水中毒。(2)抗休克补液疗法:目前国内通常采用的输液量计算公式为:按照病人Ⅱ°、Ⅲ°深烧伤合计面积和体重计算,伤后第一个24小时胶体和晶体总量为:每1%烧伤面积,每公斤体重1.5ml(小儿2.0ml)。胶体(血浆)和电解质液(平衡盐液)的比例为0.5:1;广泛深度烧伤者其比例可改为0.75:1。另加以5%葡萄糖溶液2000ml(小儿另按年龄、体重计算)补充水份。第二个24小时,胶体和电解质液为第一个24小时的一半,水分补充仍为2000ml。凡面积超过50%者,均按50%计。主张血浆在

7、伤后16小时开始输入。为纠正酸中毒和避免血红蛋白降解产物在肾小管的沉积,在输液成分中可增配1.25%的碳酸氢钠。在补液抗休克的过程中,要随时观察伤员的反应,包括精神状态、脉搏、血压、心搏强弱和末梢循环灌注情况,根据病人的反应,随时调整输液的量和成分。尿量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成人每小时尿量应不低于20ml,以30~50ml为宜,伴有肌红蛋白尿时更要超过50ral/小时,小儿每公斤体重每小时不低于lml,;脉搏,成人<120次/分,儿童<140次/分,脉搏和心跳要有力;血压,收缩压应维持在11.97kPa(90mmHg)、脉压在2.66kPa(20mmHg)以上

8、;神志:病人应安静,无烦躁不安;无明显口渴;呼吸平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