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史 梁思成著.doc

中国建筑史 梁思成著.doc

ID:59386858

大小:1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6-01

中国建筑史 梁思成著.doc_第1页
中国建筑史 梁思成著.doc_第2页
中国建筑史 梁思成著.doc_第3页
中国建筑史 梁思成著.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国建筑史 梁思成著.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建筑史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中国建筑之特征建筑之始,产生于实际需要,受制于自然物理条件,非着意创制形式,更无所谓派别。其结构之系统及形式之派别,乃其材料环境所形成。中国建筑乃一之结构系统,历史悠久,散布区域辽阔,独特纯粹之木构系统。建筑显著特征之所以形成,有两个因素:有属于实物结构技术上之取法及发展着;有源于环境思想之趋向者。特征:1.属于结构取法及发展方面之特征,有以下可注意四点:(1)以木料为主要构材唐宋时期(2)历用构架制之结构原则梁柱式建筑之构架制“间”的概念:立柱四根,上施梁枋。木构架结构使建筑物上部的一切荷载均由构架负担;承重者为其立柱与其梁

2、枋,不籍力于高墙后壁之垒砌。在木构架之横梁及立柱间过度处,施横材方木相互磊叠,前后伸出作“斗拱”。其功能是延伸出的斗拱承受上部分结构的荷载,转嫁与立柱之上。(3)外部轮廓之特异<1>翼展之屋顶部分依梁架层叠及举折之法,以及角梁,翼角,椽及飞椽,脊吻等之用,遂形成屋顶坡面,脊端及檐边,转角各种曲线,柔和壮丽,为中国建筑物之冠冕,而被视为神秘风格特征,其功用且收“上尊而宇卑,则吐水疾而远”之实效。其所形成之曲线,及其结构工程之当然结果。<2>崇厚阶基之衬托中国建筑特征之一为阶基之重要;与崇峻屋瓦为呼应,居高临下,作雄视山河之势。<3>前面玲珑木质之屋身屋顶

3、与台基间乃立面主要之中部,无论中国建筑物之外表若何魁伟,此段正面之表现仍为并立之木质楹柱与玲珑之窗户相间而成,鲜用墙壁。<4>院落之组织凡主要殿堂必有其附属建筑物,联络围绕,成为其庭院组织,始完成中国建筑物之全貌。<5>彩色之施用彩色之施用与内外构材之表面,为中国建筑传统之法。<6>绝对匀称与绝对自由两种平面布局以多座建筑合组而成之宫殿、官署、庙宇及至于住宅,通常均采取左右均齐之绝对整齐对称之布局。庭院四周,绕以建筑物,庭院树木无定。其所最注重者,乃主要中线之成立。悠游闲处之庭院建筑,则常以反对称之隆重,出之以自由随意之变化。部署取高低曲折之趣,间以池

4、沼、花木、接近自然,而入诗画之境。<7>用石方法失败①匠人对于石质力学缺乏了解盖石性强于压力,而张力、曲力、强力至弱,与木性相反。②垫灰之恶劣2.属于环境思想方面,与其他建筑之历史背景迥然不同者,至少有以下注意者四:(1)不求原物长存之观念安于新陈代谢之理,以自然生灭为定律;视建筑且如被服舆马,时得而更换之,未尝患原物之久暂,无使其永不残破之野心。(2)建筑活动受道德观念之制裁尚俭德,诎巧丽营建之风,加以阶级等第严格之规定,遂使建筑活动以节约单纯为是。(3)着重部署之规制古之政治尚典章制度,至儒教兴盛,尤其注重礼仪。政治、宗法、风俗、礼仪、佛道、风水等

5、中国思想精神之寄托于建筑平面分布上者,固尤深与其他单位构成之因素也。(4)建筑之术,师徒传授,不重书籍匠人文字不精通,所以依赖口头传授实习,而不重视记录。第二节中国建筑史分期一.上古或原始时期(公元前200年以前)二.两汉时期(公元前204年——公元220年)发育时期三.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年——590年)宫殿与佛教建筑活动频繁一.隋、唐时期(公元590年——960年)因政治安定,道教、佛教两教兴盛,宫庙建筑均为活跃。二.五代、宋、辽、金时期(公元960年——1280年)<营造法式》三.元、明、清时期(公元1280-1912年)《工程做法则例

6、》四.民国时期(公元1912年以后)第三节《营造法式》与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