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3第一单元导学案.doc

必修3第一单元导学案.doc

ID:59394355

大小:75.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0-05-29

必修3第一单元导学案.doc_第1页
必修3第一单元导学案.doc_第2页
必修3第一单元导学案.doc_第3页
必修3第一单元导学案.doc_第4页
必修3第一单元导学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必修3第一单元导学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课《百家争鸣》导学案儒家一.孔子1.哲学思想(1)仁樊迟问仁。子曰:“爱人。”一一《论语•颜渊》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一《论语•卫灵公》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一一论语•里仁》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2.政治思想-“德治”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人小之

2、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子曰: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论语•颜渊》)3、“礼”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伶》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论语/颜渊》颜渊问仁。子曰

3、:“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日。”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P1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二、孟子1、“性善论”孟子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铢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孟子•告子上》2、“仁政”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孟子•梁惠王章句上》3、民贵君轻(民本主义)4、君臣关系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对曰:“

4、于传有之。”曰:“臣弑其君可乎?”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孟子•梁惠王》三、荀子1、性恶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篇》《荀子•王制》云:“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亦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何以能群?曰:分。分何以能行?曰:义。故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故人生不能无群,群而无分则争,争则乱,乱则离,离则弱,弱则不能胜物。T2、“仁义“和”王道“马骇舆,则君子不安舆;庶人骇

5、政,则君子不安位。马骇舆,则莫若静之;庶人骇政,则莫若惠之:选贤良,举笃敬,兴孝弟,收孤寡,补贫穷。如是,则庶人安政矣。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此之谓也。(《荀子•王制》)3、制天命而用之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制天命而用之,……天命之制,则在乎人焉。道家一、老子1、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

6、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无为而治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治大国若烹小鲜3、小国寡民《老子》第八十章:“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4、辩证法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二、庄子1、逍遥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2、齐物3、天与人不相胜也,是之谓真人。法家(韩非子)1、法

7、治今有不才之子,父母怒之弗为改,乡人谯之弗为动,师长教之弗为变。夫以父母之爱、乡人之行、师长之智,三美加焉,而终不动,其胫毛不改。州部之吏,操官兵,推公法,而求索奸人。然后恐惧,变其节,易其行矣。《韩非子•五蠹》夫圣人之治国,不侍人之为吾善也,而用其不得为非也。侍人之为吾善也,境内不什数;用人不得为非,一国可使齐。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法不阿贵,绳不绕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有度》2、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韩非子•扬权第八》1、“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