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静脉留置针输液外渗的预防与处理.doc

小儿静脉留置针输液外渗的预防与处理.doc

ID:59394713

大小:5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5-29

小儿静脉留置针输液外渗的预防与处理.doc_第1页
小儿静脉留置针输液外渗的预防与处理.doc_第2页
小儿静脉留置针输液外渗的预防与处理.doc_第3页
小儿静脉留置针输液外渗的预防与处理.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小儿静脉留置针输液外渗的预防与处理.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儿静脉留置针输液外渗的预防与处理张伟利(山西省儿童医院消化科030013)【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静脉留置针输液外渗的预防与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5.01-2015.06输液过程中约30例发生液体外渗情况,提出相关有效处理措施结果:通过采取有效的预防和处理措施,可以降低液体外渗的发生,达到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护理满意【关键词】小儿;静脉留置针;液体外渗;预防;处理度【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0-0253-02静脉输液是一种高度专业技术,将一定量的无菌溶液(药液)或血液直接滴人静脉的方法,是临床抢救

2、和治疗病人的重要措施之一⑴在为小儿治疗护理过程中,药物直接从静脉输入,是住院患儿防治疾病和抢救生命的一种迅速有效的给药途径。但在临床,由于诸多因素,液体外渗的事件时有发生,不良后果轻者输液局部发红肿胀,重者局部坏死。所以护理人员要学习静脉输液相关知识,防止静脉输液过程中液体外渗,减少小儿痛苦,提高护理质量。1.发生液体外渗的主要原因1.1穿刺部位择不当,护士未能有效掌握解剖位置;1.2低年资护士穿刺技术不熟练,情绪紧张;1.1穿刺固定方法不当,护士操作培训不够;1.4输注高渗性、强刺激性及血管活性药物等特殊药物时未重点交班;1.5护士未能及时巡视,观察欠缺,

3、未及时发现液体外渗;1.6我科常规采用静脉留置针微量泵的输注方.法给患儿输液,优点是患儿自主活动基本不受限制并且能将药物准确均匀的泵入,提高治疗效果。缺点是微量泵输注时是一种持续正压输注,致使护士不能够及早发现药物刺激引起的静脉痉挛,不能及时给与护理干预。1.7环境因素:室内光线不足、环境噌杂、室温过低,可降低穿刺成功率[6]1.8小儿依从差,护士对家属宣教效果差。2.预防2.1护理管理者要提高护理人员对发生液体外渗的预见性和危险性定期召开不良事件分析会,把外渗的不良后果清清楚楚的展现出来,用实际生动的案例时护士从思想上高度重视。2.1.2提高静脉穿刺技术成

4、功的技巧培训。穿刺前认真选择血管,般遵循3条准则:①暴露明显的静脉;②直行无分叉静脉,长度≥l/2穿刺针头的静脉;③宜于固定的静脉。凡是发育不良的血管、分叉处的静脉、有静脉瓣的静脉、弯曲不直的静脉及骨突处、凹陷处、关节活动部位不宜选择作为穿刺静脉。针对不同患者的血管掌握穿刺技巧,看准方向,掌握好血管深浅,快、准、稳地进针,勤操作,多体验,提高穿刺技术。穿刺成功后固定妥当,避免在输液过程中针头滑出血管外,确保输液顺利进行[2]。2.1.3加强低年资护士的培训。工作1〜3年的护士临床经验缺乏,心理素质较差。儿科患者年龄小,血管状况差,患者家长爱子心切,情绪

5、易激动,容易使低年资护士紧张。实施方法:①通过去示教室看操作视频、带教老师实际操作等形式。②定期对科室成员进行静脉输液操作流程和核心制度的培训,并进行考核。③高年资护士主动、耐心带教年轻护士,低年资护士积极地对出现液体外渗的原因进行顾分析和讨论。2.1.4加强输液期间的巡视检查。认真观察输液部位有无红、肿、痛、硬现象,无法用语言沟通的患儿,只要哭闹,应首先想到是否液体外渗;肢体留置的患儿,要采用双手对比,轻按皮肤弹性等方法;还要根据输液量和患者的情况合理安排巡视时间,加强对患者的巡视和沟通,解释药物的作用及输液大致作用口寸,及时提供服务,满足患者需求,让患者

6、感受输液治疗的规范、安全,消除不安心理[3]o2.1.5对于输注特殊药物(PH值低、渗透压高以及对血管有刺激的药物),要重点关注,提前给与预防性湿敷。具体做法是用50%硫酸镁或者是75%酒精沿穿刺静脉走向湿敷,直至输液完成。使静脉血管保持扩张状态,减少静脉输液外渗的发生;还要增加巡视次数并要床头交班;2.1.7长期输液和输化疗药的患儿建议使用CVC或PICC2.1.8避免同一部位反复穿刺。2.1.9小儿尽量避免使用头皮静脉,因为小儿头部毛囊损坏,影响头发生长,影响美观。2.1.10小儿静脉留置针的固定不要使用头套或自黏胶,以免影响观察输液部位,不能及时发现液

7、体外渗。因此输液穿刺后要正确固定避免导管移动或滑出⑷。2.1.11鼓励患儿家长参与安全管理。我科不属于无陪护病房,护士无法时刻守护在患儿身边,巡视次数有限,所以第•一次为患儿留针后,就要耐心地教会家长观察输液部位,观察哪儿,怎么观察,出现什么情况联系护士,争取早发现液体外渗。3.处理3.1一旦发现外渗,立即停止输液,如果输液部位为肢体,应将其部位抬高制动,以促使静脉输液外渗能很好的吸收,也可选择50%硫镁进行湿敷,既可以减轻局部组织水肿的张力,也可以对局部组织起到修复的作用[5]。3.2如果输液部位在头部,首先按压至不出血为止,然后根据外渗面积的大小,输注液

8、体的性质用3%硼酸,6〜8层纱布外敷,每次30分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