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实践教学探析

小学科学课实践教学探析

ID:5945308

大小:2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2-29

小学科学课实践教学探析_第1页
小学科学课实践教学探析_第2页
小学科学课实践教学探析_第3页
小学科学课实践教学探析_第4页
小学科学课实践教学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科学课实践教学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学科学课实践教学探析  摘要: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指出科学探究活动需要探究生活中的问题。学习科学课程不仅是积累科学知识,而且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科学思维及探索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结合实际教学案例,对如何有效地开展科学课实践教学作探讨。关键词:小学科学课实践教学观察能力科学思维探索能力一、引言《科学》课程对于学生来说,有些内容易懂爱学,有些内容远离生活,这就要求教师为学生营造一种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建立教师与学生平等关系,从而使学生敢想敢问,与教师共同研究探索,有效地强化科学课的教学效果。在课程教学中,可

2、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观察能力,运用科学文本,解读大自然的科学奥秘,这将对学生日后各门课程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1][2][3]。笔者结合实际教学经验,针对小学科学课在实践教学方面作探讨。二、选用典型案例,培养观察能力6案例的选取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至关重要,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通过典型的案例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索能力,并让学生在愉悦的学习过程中积累知识。下面笔者结合实际,给出一些科学课实践的案例。案例:放大镜观察实验科学老师在引领学生利用放大镜观察晶体时,可以准备食盐、白糖、味精等日常生活用品;学生在用放大镜观

3、察时,会发现平时在厨房间熟视无睹的食盐和白糖清晰地呈现为立方体形状,而味精则为柱状,它们都有一定的几何外形。这些现象会让学生感到很惊喜,这个小实验也充分体现了科学知识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魅力。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做进一步引导,让学生了解并认识放大镜的一些功能和特性。案例:放大镜功能解释教师带领学生,利用两个尺寸同样大小的放大镜,按照一定的距离平行地放在一起,仔细观察蜗牛和蜥蜴标本。让学生先用肉眼观察,然后用两个尺寸同样大小的放大镜分别进行观察。最后,学生可以看到更大的蜗牛和蜥蜴标本,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此时教师应该将

4、放大镜的原理给学生做详细介绍,让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有效地积累科学知识。三、理论联系实际,培养科学思维6科学是一门基础课程,不仅要教给学生科学知识,更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4][5][6]。那么,在科学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思维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激发求知欲望,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2)结合教材和案例,带领学生走向大自然,在实际活动中学习;(3)梳理概括,归纳整理,让学生在享受成果中丰富知识。下面笔者结合实际,给出一个科学课实践的案例。案例:香樟树生长状况分析我校学生每天都会经过

5、一片郁郁葱葱的香樟树走廊,细心的同学发现有一棵香樟树与众不同,植株上部的树叶全部枯萎,而离地面大概一米高的树干部分却长出枝条,叶子还是绿绿的,而直立在旁边的其他香樟树枝叶繁茂。同样的生存环境却有截然不同的生态结果,这一奇特现象引发了学生的无限遐想,究竟是什么原因产生这种现象呢?经过仔细观察,学生发现这棵香樟树大部分树皮被人剥了,树干裸露发黑,甚至有刀砍过的痕迹。好奇的学生就向科学教师提问,此时教师让学生先去做一些调查。学生经调查发现,是经常路过的晨练老人所为,因为他们听信“吃树叶、啃树皮”能治病的说法,把这些树皮剥下

6、来泡茶喝。针对这棵香樟树上下部分生长情况截然不同的现象,科学教师因势利导告知学生,树皮与木质部中间有一层叫做“韧皮部”的部分,其中有运输有机物质的筛管,可以将叶子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运送到植物的根部及其他各个部分。将树皮横切面剥光,无疑是将树木的营养通道打断,没有了水分和养分,树木不久后可能就会死亡。6这种引导性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同时消除疑惑,有效地培养了科学思维能力。四、探索科学奥秘,培养探索能力如何在科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并培养其探索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入手:(1)营造良好

7、的探究氛围;(2)激发探索欲望;(3)重视探究过程。案例:月相分析6学习了月相变化的科学知识后,学生初步懂得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有规律的现象。为了深入了解月相变化的真相,科学教师让学生利用晚上和家长一起到学校新建运动场锻炼身体的时机,要求学生坚持用一个月的时间进行月相观察,在观察过程中详细记录月相的形状,月相所在的天空位置,月相的农历时间等信息。在布置这个科学实践活动作业的同时,科学教师也来到学校运动场,这样学生、家长和教师就聚在一起,于是科学的话匣子也就被打开了。在家长和教师的引领下,学生饶有

8、兴致地观察,并且把自己的观察记录写在笔记本上,把月相变化的不同形状按时间发展顺序绘画出来。经过一个月的坚持,学生收获颇丰。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走上讲台,通过实物投影仪,将搜集的素材直观生动地展示在同学们面前。同时,教师请学生结合月相变化的观察记录图片进行现场描述。学生通过切身体验,把自己的观察体生动地描述出来:月相变化是有规律的,农历上半月是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