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音乐节奏感培养方法

幼儿音乐节奏感培养方法

ID:5946645

大小:2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2-29

幼儿音乐节奏感培养方法_第1页
幼儿音乐节奏感培养方法_第2页
幼儿音乐节奏感培养方法_第3页
幼儿音乐节奏感培养方法_第4页
资源描述:

《幼儿音乐节奏感培养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幼儿音乐节奏感培养方法  在音乐中,节奏被称作音乐的骨骼,是音乐情绪和风格的重要表现手段,是音乐进行的时间组织者。瑞士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认为,音乐教育是通过(音乐与身体结合的)节奏运动唤起人的音乐本能,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敏捷的反应能力,从而获得体验和表现音乐的能力。音乐教育不是单纯地技术训练,更不是脱离音响的理论知识和规则的传授,它首先应该是对音响运动和情感的体验。节奏感也是一种本能,这点从原始民族的身上和幼儿身上都可以看得很清楚。所以培养和训练幼儿的节奏感是幼儿音乐活动的重要内容,是幼儿学习音乐基本技能、技巧的基础。培养幼儿音乐节奏感也是促进幼

2、儿和谐发展、健康成长、挖掘潜能的一种重要手段。一、培养幼儿音乐节奏感需要生活化培养和训练幼儿的节奏感,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幼儿因其年龄特点,大脑及身体动作的节律对音乐节奏的感受不能相互协调,所以节奏感差。因此,老师要循序渐进地通过一些简便而又富有趣味的方法对幼儿进行训练。1、从生活环境中发现节奏感4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充满节奏,在培养幼儿时我们应该时刻帮助引导他们发现并理解节奏。在自然界里,如流水的哗哗声、小羊的咩咩声、钟表的嘀哒声、拍球的咚咚声等;在生活中,有炒菜声、洗碗声、街头的叫卖声等。通过这些幼儿身边的生活环境中的节奏声可启发引导孩子的节奏感。

3、2、通过语言环境培养节奏感语言是人类用来表达思想与交流思想的工具,音乐节奏的来源之一就是人类的语言,语言本身含有丰富、生动的节奏。因此,从小就让幼儿利用语言来学习节奏,不仅使幼儿容易掌握,而且富有生命力。在幼儿对节奏有了一定的感受和理解后,可组织他们用语言来表现节奏。幼儿歌曲的歌词具有一定的韵律性,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幼儿节奏的表现。因此,在培养幼儿节奏感时,应该通过语言环境来培养。二、通过律动培养幼儿节奏感律动教学的目的在于通过身体动作体验和培养节奏感,以加强对音乐的注意与记忆,达到促进学习者自我表现的愿望,从而提高他们的创作动力。通过律动教学还要提高幼儿音

4、乐表现和感受能力。我们要结合幼儿熟悉的、模仿性强的、感兴趣的动作进行有意识地节奏训练。人的身体天生具有的本能节奏分别是:心脏跳动--无意识,呼息--无意识,但可受意念支配,行走--有意识。它们对节奏的学习,特别是身体节奏运动具4有重要意义。其中,行走是唯一完全受意念支配的节奏运动,同时它是儿童身体活动中的典型律动。因此,行走是儿童学习节奏的自然起点。三、通过打击乐器培养幼儿节奏感各种打击乐音色鲜明有特点,富于色彩性,容易激起幼儿丰富的想象,因此,在教学中除了用身体表现外,还可让幼儿充分利用各种打击乐器。首先让幼儿熟悉乐器的节奏,孩子了解各种乐器的声音,有清脆、

5、浑厚,有长音、短音,教会幼儿配音时注意音量小的乐器多配碰铃、三角铁、串铃等,音量大的乐器少配大鼓、锣等,在节奏乐练习中,既可以培养节奏感,同时又激起幼儿对音乐的喜爱,提高幼儿音乐的表现力。另外,利用节奏乐,还为舞蹈、唱歌伴奏,造成非常生动活泼的局面,培养幼儿对集体活动的兴趣,训练幼儿在集体演奏时能互相协调一致增强幼儿对音乐的表现欲。四、节奏感对幼儿音乐教育的作用4节奏感首先是一种感知力,人对于声音音响具有聚合感知力,听火车运行发出的声音自然聚合成的一种节奏定式,到听钟表运行而发出的声音形成“嘀哒”节奏型,都是这种聚合感知力的体现。奥尔夫音乐教育利用人的这种潜能

6、,将其诱发出来并进行训练,发展更为敏锐的感知能力以及鉴赏音乐的洞察力。这是音乐教学的入门,也是理解音乐的基础。当幼儿的感知能力加强,还会增强音乐记忆力。尤其节奏教学,并不像人们经常看到的就那么几种符号或简单的拍子,世界音乐宝库中的节奏,从最简单到最繁杂的,甚至还有恐怕一辈子找不到那种感觉的都有,在世界上许多民族音乐中,人们创造的节奏丰富至极,是接受一般音乐教育的人所不想到的。人们常常在已熟悉比较简单的节奏之后要寻求更加细微,现加繁复的变化,而这些也使得人们的音乐感越加精细,越加丰富。通过节奏感的培养也为幼儿今后发展音乐表演技能奠定基础。在今后的音乐学习生活中起

7、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由此我们也看出音乐教育,特别是对幼儿进行音乐节奏教学活动,是发展和培养幼儿身心健康的有效方法。我们要将这个方法灵活地运用于教学实践中,让幼儿的体力、脑力得到平衡发展,创造能力得到更好的发挥,成为未来的知识型人才。本文系辽宁省社科联项目《我省音乐幼儿园标准化办园、多样化办学模式研究》阶段性成果,编号:2013lslktzijyk-01责编编辑:翁婷皓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