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反向假冒ppt课件.ppt

商标反向假冒ppt课件.ppt

ID:59472947

大小:2.03 MB

页数:22页

时间:2020-09-14

商标反向假冒ppt课件.ppt_第1页
商标反向假冒ppt课件.ppt_第2页
商标反向假冒ppt课件.ppt_第3页
商标反向假冒ppt课件.ppt_第4页
商标反向假冒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商标反向假冒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商标的反向假冒商标的反向假冒商标反向假冒行为的表现形式反向假冒的类型商标反向假冒行为的特征性质商标假冒与反向假冒危害相关法律的完善建议商标“假冒”和“反向假冒”假冒:是指假冒者在自己制作或销售的商品及所提供的服务上,冒用他人享有的专用权的商标。(拿别人的牌子去卖自己的东西)反向假冒:是指以自己的商标去假冒他人的产品。(以自己的牌子去卖别人的东西)反向假冒商标行为:其内涵是指在他人的商品上擅自使用自己商标的行为。即未经他人许可,在自己所有的他人生产的商品上使用自己商标的行为。反向假冒商标行为的构成条件更换的商标是他人生产商品上的注册商标更换商标未经商标

2、注册人同意将更换商标后的商品,再次投入市场经营反向假冒的类型反向假冒又可区分为“显形反向假冒”与“隐形反向假冒”。显性反向假冒:是指甲利用乙产品之商誉,在合法购得乙产品后,撕下乙产品上的商标,贴上自己的商标再出售之行为;隐形反向假冒:是指甲合法购买乙之产品,然后撕下乙产品上之商标,再无任何标志之情况下出售之行为。两种类型区分之意义在于,显形反向假冒是利用自己之商标窃取他人商品之商誉,而隐形反向假冒则剥夺他人商誉且侵权人自己并不获得商誉,手段更为隐蔽。根据侵权人撤换的商标间之关系,可分为下列三种类型:(1)将他人商品上的知名商标撕去,换上自己的非知名商

3、标。目的:侵权人是利用优质商品来扩大非知名商标的知名度。(2)将他人商品上的非知名商标撕去,换上自己的知名商标。目的:侵权人以此可达到扩大其市场占有率及销售量,以期获得即期利润。(3)第三种是同等知名度商标商品之撤换。目的:在于扩大自己商标商品的市场占有率,以排挤对手获取竞争优势。反向假冒商标行为的特征主体是与被反向假冒人生产、制造同类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购进他人生产的商品,用自己的销售商标替换他人商标再将商品投入流通的行为属于反向假冒商品行为。反向假冒商标主观动机主要是盗用他人产品声誉为自己创牌及牟取不当利润。行为人主观反向假冒行为直接指向他人生产

4、之产品,其实质在于盗用或贬损他人产品的声誉行为对象反向假冒行为表现为,在市场上购进他人生产之产品;以自己的商标标识替换他人的商标标识,将该商品继续投入流通。行为内容行为主体通过国内有关商标反向假冒侵权的案例“枫叶”诉“鳄鱼”案和“灯塔”案来说分析反向假冒行为案例分析案例一:“枫叶”诉“鳄鱼”案2004年5月,鳄鱼公司经销商以230元的单价购进某服装厂制作的“枫叶”牌西装,将附于其上的枫叶注册商标更换成“鳄鱼”商标,然后在某市百盛购物中心的鳄鱼服装专柜上一560的单价出售给顾客,此举被服装厂察觉而提起诉讼。案例二:“灯塔”案1997年4月9日,国家工商

5、局认定了第二批23个商标为驰名商标。位居第一的是天津油漆厂的灯塔商标,灯塔出名后,不仅有人针对他从事常见的假冒,而且(主要是在灯塔产品出口后)专有人针对它从事“反向假冒”,即撤换掉灯塔的商标,变更为假冒者自己的商标,用天津油漆厂价廉质高的产品,为假冒者自己去创“牌子”。商标反向假冒行为的表现形式在案例一当中,鳄鱼公司利用其所销售的知名品牌的商业信誉,从被侵权人处低价购买商品而高价卖出,获得差额利润。这种侵权类型中侵权人往往是知名商标权人或者其代理人,而被侵权人是其他不具特殊地位的商标权人。有学者把这种行为称作“知名商标的反向假冒”行为。在案例二中,侵

6、权人所考虑的不是短期的经济利润,而是用高价购买知名品牌的商品,再更换自己的商标低价卖出,从而利用知名商品的高质量为自己“创牌子”以期短期亏损后可长期盈利,这种行为可以称作“反向假冒知名商标”的行为。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前一种侵权行为是一种短期利益行为,而后一种是一种长期利益行为。有了经济学上的这种分类,可以知道,这两种不同的侵权行为背后,它们所追求的价值目标是不同的。商标反向假冒行为的表现形式-------根据对商品变更程度的不同整体反向假冒:即保持说设计商品的原样,对其本身不做任何改变,而只是做了商标的替换;部分反向假冒:即对所涉及的商品作了拆分,

7、只利用该商品的局部,或者将商品的局部应用到自己商品之上另构成一个整体,然后在自己商标名下予以销售。反向假冒行为的性质的四大主张侵害消费者权益说认为该行为只侵犯了消费者之权益,而与商标权人无关。商标侵权说认为反向假冒与假冒行为一样同属商标侵权行为。合法行为说认为该行为并未侵犯其他人利益,只是市场经济中的不道德行为不正当竞争说认其为扰乱市场秩序不正当竞争行为,侵犯的客体非他人之注册商标四大主张对于其性质,理论界分歧却非常之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商标反向假冒行为的性质根据商标权用尽理论,商标权人将其商品一经投放市场,其权利被视为用尽,此时,购买者撤下商

8、品的注册商标,甚至换上自己的商标均是购买者即商品所有人对其所有权的一种处分,不存在侵犯他人商标权的问题。商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