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潮流计算ppt课件.ppt

简单潮流计算ppt课件.ppt

ID:59486646

大小:367.5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20-09-13

简单潮流计算ppt课件.ppt_第1页
简单潮流计算ppt课件.ppt_第2页
简单潮流计算ppt课件.ppt_第3页
简单潮流计算ppt课件.ppt_第4页
简单潮流计算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简单潮流计算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简单电力网络潮流的分析与计算第三章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是研究电力系统稳态运行情况的基本电气计算,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的任务是根据给定的网络结构及运行条件,求出电网的运行状态,其中包括各母线的电压、各支路的功率分布以及功率损耗等。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目的(1)为系统规划提供分析基础(2)确定电力系统的运行方式;(3)检查系统中的各元件是否过压或过载(4)为继电保护的整定提供依据;(6)事故预想分析;(5)为稳定计算提供初值;(7)为经济运行提供分析基础;(8)电力市场下制定交易计划潮流计算的目的:分析和评价电网的安全经济和质量,服务于规划和运行。如何计算?(1)人工:简单系统(2)计算

2、机:复杂系统常用的潮流计算方法归纳到数学上属于多元非线性代数方程组的求解问题,一般需采用迭代计算方法进行求解计算。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的研究就是如何使用电子计算机计算电力系统的潮流问题。潮流计算电压(包括幅值和相角)和功率(包括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是表征电力系统稳态运行的主要物理量。这就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确定系统中各处的电压和功率分布(实为功率流,俗称潮流)。为什么使用电压和功率进行潮流计算?潮流计算和一般交流电路计算的差别潮流计算的变量是电压和功率电路计算的变量是电压和电流对于庞大的交流系统,电流相位的测定十分困难,而功率的测量十分方便,可由有功功率

3、表和无功功率表得到。电力系统由发电机、变压器、输配电线路及负荷等组成。进行潮流计算时,发电机和负荷一般可用接在相应节点上的一个电流注入量表示。电力网络中的变压器、线路、电容器、电抗器等元件可用集中参数表示的由线性电阻、电抗构成的等值电路模拟。对感性负荷无功功率是电感或电容吞吐有功功率的最大值,是标量,相当于容器的容量;但是,由于电感与电容吞吐有功功率步调相反,因此将无功功率赋予方向:电容元件吞吐有功功率的过程,称为发出感性无功功率,是感性无功功率电源;电感元件吞吐有功功率的过程,称为吸收感性无功功率,是感性无功功率负荷.有四种已知条件(1)已知末端电压和功率,求始端电压和

4、功率(2)已知始端电压和功率,求末端电压和功率(3)已知始端电压,末端功率,求始端功率和末端电压。(4)已知始端功率,末端电压,求始端电压和末端功率。潮流的计算与分析有四个变量:,已知其中的两个,可求另外两个变量。电力系统计算的最大特点:①避免的复数计算;②功率容易测量,电流相角很难测量。已知:末端电压,末端功率,求始端电压,始端功率。取为参考方向,则。解题思路:(1)求功率:由末端向始端逐点、逐支路推算功率损耗。(2)求电压:用末端数据,计算阻抗上的电压损耗,得到始端电压如果已知始端电压U1和始端功率S1,如何求末端电压U2和末端功率S2? 相量图如何?取U1为参考已知

5、:始端电压,末端功率,求末端电压,始端功率。假设末端电压额定(1)从末端向始端计算功率损耗,得到始端功率;(2)用已知的始端电压和计算的始端功率,向末端计算电压降落,得到末端电压;。前推回代方法,是潮流计算的主要方法之一几个电压质量的指标(1)电压降落是指电力线路两端电压的相量差(2)电压损耗是指电力线路两端电压的有效值之差,即U1-U2,电压损耗是一个标量,一般可近似认为U1-U2≈△U,电压损耗常以百分数表示,即(3)电压偏移是指电力线路两端电压与电力线路额定电压的数值差,电压偏移也常以百分数表示,电力线路两端电压偏移百分数为:(4)电压调整:线路末端空载与负载时电压

6、的数值差。不计线路对地导纳时U20=U1,则此时电压调整就等于电压损耗,即U20-U2=U1-U2。其百分数为(5)输电效率:线路末端输出的有功功率P2与始端输出有功功率P1之比,其百分数为谢谢大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