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2011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ID:5949350

大小:3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2-29

2011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规程_第1页
2011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规程_第2页
2011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规程_第3页
2011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规程_第4页
2011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规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1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规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11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1、严把播种质量关    1.1合理选用品种    选用符合国家良种标准的高产、优质、抗病、增产潜力大的玉米杂交种。选用品种应根据用途而定,如用于饲料要选用优质蛋白玉米品种,如用于加工应选用高淀粉玉米品种或高油玉米品种,要发展优质专用玉米。一般来说:中高产田选用稀植大穗型品种,如豫玉22、长城98、晋单42;中低产田选用紧凑、半紧凑型品种,如农大108、郑单958、济单7号等。    1.2播前种子处理    1.2.1选种  除去霉变、破碎、病粒、杂粒等,将种子分

2、成大、中、小不同等级播种。    1.2.2晒种  选择晴朗天气,将种子薄薄地摊在席上或土场上,连续翻晒2-3天。    1.2.3浸、拌种  包衣种不再浸、拌种;对于白籽播前可用农药拌种或微量元素浸种。    1.3适期播种    夏玉米播种时间为6月15日以前,播种越早越好,玉米播种方法有条播、点播两种。    1.4合理密植    1.4.1种植密度  根据我县栽培条件和品种类型而定。紧凑型玉米品种一般每亩4000-4500株。半紧凑型玉米品种一般每亩3000-3500株。平展型玉米品种一般每亩2500-2

3、800株。具体应掌握肥地宜密,薄地宜稀的原则。    1.4.2种植方式    等行距种植:行距一般60-70cm,株距随密度而定。宽窄行种植:宽行80-100cm,窄行30-50cm,株距随密度而定。    2、合理施肥    每生产100kg籽粒需纯氮2.44-2.66公斤,五氧化二磷1.15-1.17公斤,氧化钾2.14-2.19公斤。玉米施肥包括基肥、种肥、追肥等环节。    2.1基肥    亩施有机肥2000-3000公斤为宜,化肥的使用应以迟效性化肥作基肥,施肥量占总肥量的40-60%,对于保肥性能

4、差的田块,基肥应少施,分层施或不施。反之,应以基肥为主。    2.2种肥    种肥主要施在种子附近,要求严格,一是酸碱度适中,对种子无烧伤、腐蚀作用,不影响种子出苗。二是肥效快,容易被幼苗吸收,一般可亩用硫酸铵1.0-1.5kg。    2.3追肥    2.3.1“三次追肥法”:“一次追肥一尺高,二次追肥半截腰,三次追肥出毛毛”,即攻秆、攻穗、攻粒肥,攻秆肥在拔节期施入,占氮肥追肥量的20-30%和全部磷钾肥;攻穗肥在大喇叭口期施入,占氮肥追肥量的60-70%;攻粒肥在抽穗至吐丝期施入,占氮肥追肥量的10%

5、左右。    2.3.2“两次追肥法”,即“前轻后重”追肥法,轻施攻秆肥,施肥量包括全部磷钾肥和氮肥追肥量的30-35%;重施攻穗肥,占追肥量的65-70%。或亩施玉米配方肥50公斤;攻秆肥亩施15公斤,攻穗肥亩施35公斤。    3、科学灌溉    3.1播种时灌水    当沙土含水量<12%,壤土<16%,粘土<20%时,需浇水,以确保全苗。    3.2各生育期灌水    3.2.1拔节水  拔节期灌水不宜大水漫灌,提倡浇暗水(隔行浇水法)以免引起茎秆生长过旺,提高结穗部位,降低抗倒能力。一般以土壤水分保持

6、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5-70%为宜。    3.2.2攻穗水  孕穗期是玉米需水临界期,要及时结合追肥进行灌水,既能防治“卡脖旱”,又可增强叶片光合强度,缩短雌雄穗出现的时间,提高花粉生活力,减少果穗秃尖。一般以土壤水分保持田间持水量的70-80%为宜。    3.3花粒期灌水    3.3.1抽穗开花水  抽穗开花是玉米一生需水的关键期和临界期,耗水强度大。此时土壤水分应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的80%,不得低于70%。    3.3.2攻粒水  即灌浆水,玉米授精进入灌浆期后,日耗水强度下降,但因时间长,需水量较大,

7、此期土壤水分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为宜。若后期降雨量过多,易造成土壤通气不良,根系缺氧,植株提早枯死,粒重、产量降低。因此,后期遇雨要做好排涝工作。    4、病虫草害防治技术    主要病害有:玉米大小斑病    主要虫害有:地下害虫(蝼蛄、地老虎等),地上害虫(棉铃虫、蚜虫、玉米螟、粘虫等)。    4.1病害防治    4.1.1玉米大小斑病    4.1.1.1选用抗病品种    4.1.1.2在发病初期,病叶率达20%时用75%代森锰锌500~800倍喷洒,或用多菌灵隔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

8、。    4.2虫害的防治    4.2.1地下害虫的防治      防治指标:蝼蛄5头/m2,地老虎2头/m2。    4.2.1.1选用包衣种子    4.2.1.2毒饵诱杀  用90%敌百虫晶体与麦麸(豆饼)等饵料按1:50-100的比例混合拌匀,配成毒饵,每亩用毒饵10公斤左右,于傍晚撒在玉米苗附近效果良好。    4.2.1.3喷雾防治  对于地老虎在幼虫入土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