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式后浇带方案.doc

间歇式后浇带方案.doc

ID:59502532

大小:832.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11-03

间歇式后浇带方案.doc_第1页
间歇式后浇带方案.doc_第2页
间歇式后浇带方案.doc_第3页
间歇式后浇带方案.doc_第4页
间歇式后浇带方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间歇式后浇带方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间歇式及后浇式加强带施工方法由于本工程东西长度为233.7米南北长度为,属于超长混凝土结构,考虑沉降、混凝土收缩等其他因素,设计了多条沉降及伸缩后浇带。但是留置的后浇带严重制约着工程进度及结构安全。我公司对超长混凝土结构工程中运用间歇式、后浇式加强带划分施工段,防止混凝土开裂的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并在奥运帆船比赛中心、数码科技大厦、科技广场二期等工程上进行了实际应用,所形成的研究成果“间歇式、后浇式膨胀加强带在超长结构中的应用研究”于2007年9月通过了青岛市科技局组织的专家鉴定,其技术水

2、平为国际先进。本工法就是在此基础上编制形成的。因此我方为保证施工进度准备将五区5-19轴至5-20轴之间伸缩后浇带改为间歇式加强带(五层至屋面);为保证一二六区地下室外侧回填土能及时回填为现场施工提供有利条件,及保证明年8月15日顺利将六区商场交付使用,并保证结构安全。将30轴与32轴之间的沉降后浇带改为后浇式加强带。具体施工工艺见下超长混凝土结构中应用间歇式或后浇式加强带的施工工法ConstructionMethodofIntermittentType/Post-GroutingEnhanceme

3、ntBeltinSuperLongConcreteStructure青建集团股份公司房建二分公司房建一分公司1前言超长混凝土结构在地下和地上工程中应用日益广泛,如何运用“抗”与“放”的原理,合理的划分超长结构,既能解决混凝土收缩应力的问题,防止开裂,又有利于施工组织,是当前施工中较为普遍的问题。青建集团股份公司技术中心组织房建一分公司与房建二分公司的相关人员,对超长混凝土结构工程中运用间歇式、后浇式加强带划分施工段,防止混凝土开裂的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并在奥运帆船比赛中心、数码科技大厦、科

4、技广场二期等工程上进行了实际应用,所形成的研究成果“间歇式、后浇式膨胀加强带在超长结构中的应用研究”于2007年9月通过了青岛市科技局组织的专家鉴定,其技术水平为国际先进。本工法就是在此基础上编制形成的。2工法特点2.0.1本工法运用“抗”“放”结合的原理,能有效的防止超长混凝土结构的开裂,保证结构工程的质量。2.0.2本工法有利于施工段的划分,方便了施工组织,并能够加快施工速度,提前为其他工序提供作业面,减少周转材料的使用。3适用范围本工法适用于超长混凝土结构的地下及地上工程的分段施工中。4工艺原

5、理图4.0.3间歇式、后浇式加强带原理4.0.1间歇式加强带。当一侧混凝土浇筑,且相邻施工段混凝土具备浇筑条件后,随即同时浇筑加强带和相邻施工段的混凝土;间歇式加强带主要是利用了膨胀带产生的预加应力即“抗”的原理,抵消混凝土的收缩应力,防止开裂。4.0.2后浇式加强带是在两侧混凝土浇筑并间隔一定时间(7~14d)后,方可浇筑其间的加强带。它是利用了“抗”“放”结合的原理,即先释放部分混凝土的收缩应力,再利用加强带抵消另一部分收缩应力。4.0.3本工法结合了结构的边界约束条件、施工条件等,来选择间歇式

6、或后浇式加强带合理的划分施工段,以防止结构开裂,加快施工速度,见图4.0.3。对上部结构还应用了模板加强等技术措施,以保证结构工程的质量。5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5.1工艺流程5.1.1间歇式加强带工艺流程见图5.1.1。5.1.2后浇式加强带工艺流程见图5.1.1。图5.1.1间歇式加强带工艺流程5.2操作要点5.2.1间歇式、后浇式加强带的设置原则及构造要求。1地下室混凝土结构间歇式、后浇式加强带设置时应考虑底板的约束条件、施工段的划分等因素,按设计的要求或参考表5.2.1的要求设置。表5.2.1后

7、浇带、加强带设置间距地基约束条件桩、锚杆岩体地基滑动层后浇带≤40m≤50m≤70m后浇式加强带≤35m≤45m≤65m膨胀带或间歇式加强带≤30m≤40m≤50m图5.2.1-1后浇式、间歇式加强带设置1)间歇式、后浇式加强带应避开主楼、电梯井、集水坑等位置;2)底板不宜采用后浇式加强带,墙体不宜采用间歇式加强带;3)工期紧要求紧的地下室应优先采用间歇式或后浇式加强带。2地上混凝土结构可按40~50m的间距设置间歇式、后浇式加强带,相邻施工段之间宜采用间歇式加强带。间歇式、后浇式加强带应避开电梯井

8、、楼梯间等混凝土墙体的位置,图5.2.1-2底板间歇式加强带构造3连续采用后浇式加强带的长度不宜超过200m,连续采用间歇式加强带的长度不宜超过150m。否则,应设置一定数量的后浇带,见图5.2.1-1。4设计及构造要求主要包括:图5.2.1-3上部结构加强带构造1)为消除超长混凝土结构的收缩应力,控制混凝土裂缝,在超长混凝土结构施工中设置2~3m宽加强带,加强带混凝土强度等级比加强带两侧混凝土强度提高5MPa,并在混凝土中掺加一定数量的膨胀剂(见本工法6.1节),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