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东线工程.pptx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pptx

ID:59508452

大小:1.03 M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9-04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pptx_第1页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pptx_第2页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pptx_第3页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pptx_第4页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pptx_第5页
资源描述: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ppt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穿黄工程班级:地质10-8姓名:王珩学号:05092387工程概况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因为我国北方地区尤其是黄淮海地区长期受到干旱缺水的困扰,水资源短缺与经济社会发展及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京、津、冀、鲁地区和淮河流域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和连年发生的严重干旱缺水,使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建设显得更为紧迫而制定的工程。工程规划概况从江苏省扬州市附近的长江干流北岸三江营引水,利用扩建的京杭运河(扬州至天津段)及与其平行的部分河道为总干渠向北输水,结合航道工程建13个抽水梯级,联通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与东平湖,在山东省东阿县的位山附近开凿河底

2、隧洞穿过黄河,再沿京杭运河北段到天津(图1),主干线长1150km,其中黄河以南及穿黄河工程段长690km。从长江到东平湖高差42m,13级水泵站扬程共约66m,从东平湖到天津可自流输水。工程的远景规模将达到抽引长江水1000m3/s以上,送水到天津200m3/s以上。第一期工程在江苏省江水北调工程的基础上,将抽引长江水的能力由400m3/s(见江都排灌站)扩大到600m3/s,同时扩大自流引长江水的能力,扩建输水干渠和增设抽水枢纽,送水到东平湖。第二期工程适当扩大调水规模并将输水工程向北延伸到天津。以后再根据发展要求进一步扩大。这项工程主要为黄淮海平原东部地区补水,

3、江苏、安徽、山东、河北及天津等五省市的部分地区均可直接受益。东线工程建设的必要性与迫切性东线供水区人口密集,城市集中,交通便利,地势较平坦,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化工生产基地和粮食等农产品主要产区。经济增长潜力巨大,但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缺水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并对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影响。黄河以北供水区处于海河流域下游,大部分河流已经干涸,可利用的地表水日益减少。由于长期超采深层地下水,引发了水质恶化、地面沉降等多种地质灾害。海河地表水已高度开发,地下水又严重超采,已到了仅仅依靠当地水资源难以解决缺水问题的程度。胶东地区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也是我国严重缺水的

4、地区之一,干旱连年出现,经济损失严重。各城市供水普遍紧张,地下水持续超采,烟台、龙口、莱州等地海水入侵。当地水资源已难以解决缺水问题。南四湖地区在偏旱年份已无法维持供需平衡,生活和工业供水也无法保持稳定。黄河持续断流和引黄泥沙堆积的严重环境后效,使引黄供水受到威胁,必须补充新水源。如不抓紧实施东线工程,在黄河水资源及其利用状况发生变化时,供水区内将产生无法解决的严重后果。工程总布置1,河道工程2,泵站工程3,蓄水工程4,穿黄工程穿黄工程选定在山东东平县与东阿县之间黄河底下打隧洞方案。通过多年地质勘探和穿黄勘探试验洞开挖,查明了河底基岩构造和岩溶发育情况,并成功解决了河

5、底隧洞堵漏开挖的施工难题。穿黄工程从东平湖出湖闸至位临运河进口全长8.67km,其中穿黄河工程的倒虹隧洞段长634m,平洞段在黄河河底下70m深处,为两条洞径9.3m的隧洞。第一期工程先开挖一条。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是南水北调工程中投资较大、施工难度最高、立交规模最大的控制工期建筑物,是人类历史上最宏大的穿越大江大河的工程,其任务是将中线调水从黄河南岸输送到黄河北岸,向黄河以北地区供水。其中,两条引水的穿黄隧洞是整个穿黄工程最引人注目的控制性建筑物,每条隧洞长4250米,单洞直径7米。采用目前世界上先进的盾构技术进行挖掘施工,技术含量高,施工工期长,在国内用盾构方式穿

6、越黄河尚属首例。黄河如何过穿黄工程位于郑州市以西约30公里处,于孤柏山湾李村附近横穿黄河。南岸起点为河南省荥阳县王村乡王村化肥厂南的A点,终点为黄河以北温县南张羌乡马庄东的S点,总长19.3公里。现阶段,穿黄工程按南水北调一期规模考虑(一期工程多年平均调水量95亿立方米),相应穿黄工程设计流量265立方米/秒,加大流量为320立方米/秒。穿黄工程总的工程结构,由南岸明渠、南岸退水建筑物,进口建筑物、穿黄隧洞、出口建筑物、北岸明渠、北岸新蟒河渠道倒虹吸、老蟒河河道倒虹吸、北岸防护堤、南北岸跨渠建筑物和南岸孤柏嘴控导工程等组成。现阶段,穿黄工程按南水北调一期规模考虑,设计

7、流量265立方米/秒,加大流量为320立方米/秒,总投资31.37亿元,施工总工期56个月,计划于2010年3月竣工。黄河水文情况太复杂,为确保穿黄工程万无一失,水利部先后组织长江设计院和黄委会设计院分别独立设计渡槽凌空穿黄和隧洞遁地穿黄两个方案,并进行综合研究比选。经过反复论证,专家们最终选择了隧洞穿黄方案。因为与渡槽凌空穿黄相比,隧洞可以避免外界温度、气候等气象条件的干扰,耐久性更好。受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线路布置等因素的制约,总干渠只能在郑州以西自邙山头至汜水河一带约二、三十公里的范围内穿过黄河。而此段黄河河段冲淤变化迅速,河道不稳定,主流摆动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