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心房颤动诊疗指南

5.心房颤动诊疗指南

ID:5952491

大小:22.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7-12-29

5.心房颤动诊疗指南_第1页
5.心房颤动诊疗指南_第2页
资源描述:

《5.心房颤动诊疗指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一、心房颤动的定义房颤是指规则有序的心房电活动丧失,代之以快速无序的颤动波,是最严重的心房电活动紊乱。心房无序的颤动失去了有效的收缩与舒张,心房泵血功能恶化或丧失,加之房室结对快速心房激动的递减传导,引起心室极不规则的反应。因此,心室律(率)紊乱、心功能受损和心房附壁血栓形成是房颤病人的主要病理生理特点。二、分类房颤分为初发房颤(initialevent)、阵发性房颤(paroxysmalAF)、持续性房颤(persistentAF)及永久性房颤(permanentAF)。初发房颤:为首次发现的房颤。阵发性房颤:指持续时间<7d的房颤,一般<48h,

2、多为自限性。持续性房颤:持续时间>7天的房颤,一般不能自行复律,药物复律的成功率较低,常需电复律。永久性房颤:不能终止的房颤或是终止后又复发的房颤,持续永久性存在,常需要控制心室率和必要的抗凝治疗。三、心房颤动的治疗1.转复房颤为窦性心律初发48h内的房颤多推荐应用药物复律,时间更长的则采用电复律。对于房颤伴较快心室率、症状重、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包括伴有经房室旁路前传的房颤患者,则应尽早或紧急电复律。常用复律药物为:胺碘酮、普罗帕酮。直流电复律体外直流电复律体外(经胸)直流电复律可作为持续性(非自行转复的)房颤发作时伴有血流动力学恶化患者的一线治疗[82,83]。起始能量以

3、150∼200J为宜,如复律失败,可用更高的能量。电复律必须与R波同步。2.控制心室率房颤时最常见的症状,多由于快心室率和不规则心律所引起。控制心室率有助于减轻或消除症状。对于部分房颤患者而言,心室率控制后可显著减轻或消除症状,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目前以药物控制心室率为主,对药物控制心室率不满意者可选用房室结阻断联合起搏器植入的治疗方法。控制心室率的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拮抗剂、洋地黄类和某些抗心律失常药物。3.抗凝治疗抗凝药物及时间目前预防房颤血栓形成的药物有抗凝药物和抗血小板类药物,抗凝药物有华法林;抗血小板药物有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为静脉和

4、皮下用药,一般用作华法林的短期替代治疗或华法林开始前的抗凝治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