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一种植物.doc

介绍一种植物.doc

ID:59535584

大小:1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11-09

介绍一种植物.doc_第1页
介绍一种植物.doc_第2页
介绍一种植物.doc_第3页
介绍一种植物.doc_第4页
介绍一种植物.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介绍一种植物.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介绍一种植物——叙述有序,抓住特点   【 习作要求】:    1. 观察你喜爱的种植物,重点观察植物的干、叶、花及颜色。   2.观察的时候,要抓住这种植物的特点,然后写成一个片段。   3.重点写这种植物的形状、颜色、以及你为什么喜欢它。   4.要做到按一定的顺序写,内容具体,语句通顺。 【   教学目标】   1.认真观察植物,掌握它的特点。观察有顺序。   2.描写要有顺序,文章要有重点。在有顺序地观察的基础上,做到有顺序地描写。   3、要抓住他的干、叶、花及颜色来描写。   【教学重点及难点】 

2、  重点:抓住植物的主要部分及其特点   教学难点:如何把自己的发现认真细致地描述出来,做到文通句顺。这是三年级最起始年级的习作教学的一大难点。  【设计理念】  1。实物观察法  三年级是习作教学的起始阶段,因此在教学时可把实物搬进课堂,让学生进行观察,可以边观察边说,学会如何把观察到的东西表达出来。让学生更真切地感受到如何把新发现表达出来,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指导。  2。生活连接法  叶老曾在《文章例话》中的“序”中说,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活泼泼地流个不停。由此可见,

3、习作教学与生活紧密相连,两者相得益彰。这次习作,就是写生活中的发现,因此,在习作教学前,指导学生留心生活,寻找“发现”;习作指导时,紧扣生活,叙述“发现”;习作评讲时,还原生活,修改“发现”。课前准备教师选好一处月季花开得好的地方,学生准备一些描写花的词【 教学过程】一、导入   孩子们,你们喜欢月季花吗?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观赏月季花。二、带领孩子们走出教室投入大自然的怀抱。   这时孩子们兴奋不已,会不由自主的说出他们观察到的景物。这也是我们所要的效果。   1.来到月季花前问孩子们这的月季都有什么颜色的呢?

4、再次追问,红的像什么?粉的像什么?白的像什么?黄的像。。。。。。花朵有多大?找学生说一说,教师相机指导,哪说得好给予鼓励。注意比喻句、拟人句的运用。   2.观察它花的形状、大小,用手摸一摸花瓣看一看有什么感觉?花蕊是什么颜色?用手轻轻碰一碰手上会有什么?用你的小鼻子闻一闻什么味道?   3.看看它的茎,观察茎的颜色,茎上长着什么?用手摸一摸,看有什么感觉?它的刺是用来干什么用的?(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即可)    4.观察它叶子的形状、颜色、大小、边缘,叶子的正反面。  5.引导说出叶子的作用。三、抓住动态来

5、写   1.孩子们,你们看这美丽的月季花引来了什么?(蝴蝶、蜜蜂还有叫不上来的小飞虫)   2.它们干什么来了?相机让孩子们发挥想象。   3.仔细观察,花朵上、叶子上有什么?(露珠)在它的浸润下花朵叶子怎样?发生了哪些变化?小露珠像什么?四、满带着收获回到教室,进行写法指导。   同学们,刚才我们观赏了月季花,观察了它的干、花、叶等等,我们闻到了它的花香,感受了摸它的感觉。还看到了翩翩起舞的蝴蝶,辛勤的小蜜蜂,晶莹的露珠……要想写好月季花,我们写的时候一定要有顺序。这篇文章,我们可抓住它的干、花、叶进行具体

6、的描写。【板书设计】  枝干:颜色 长有什么  摸起来的感觉 花朵:颜色 大小      闻起来的味道        用上比喻、拟人  叶子:颜色 光泽      叶脉 正反面的不同 (写作方法) 叶子的作用   孩子们,只要我们把观察到的,感觉到的,想到的按一定的顺序写出来就行了。相信你们是最棒的!   五、开始写作。    1.书写要工整,格式要正确。   2.学生写,教师巡视   六、分享成功的果实,交流写作的乐趣   1.学生自改。   师:刚才老师看到好多孩子的作文已写完了,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你们

7、是不是很自豪呢?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认真的读一读,看一看有没有写错的字,用的不合适的词,读不通顺的句子。相信,经过你的加工、雕琢,你的文章一定很棒的!   2.交流互评    指名读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认真听,边听边思考:他的文章哪写得好,哪个词用得好,哪些句子描写的生动?看谁的发言积极主动,看谁的声音宏亮。互评后再次修改自己的文章。   再互平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孩子们的写作兴趣,让他们乐于观察,喜于表达,善于动笔,那么孩子们的写作兴趣就会越来越浓,我们的作文教学就会水到渠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