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变热力学教学教材.ppt

相变热力学教学教材.ppt

ID:59555707

大小:1.39 MB

页数:83页

时间:2020-11-10

相变热力学教学教材.ppt_第1页
相变热力学教学教材.ppt_第2页
相变热力学教学教材.ppt_第3页
相变热力学教学教材.ppt_第4页
相变热力学教学教材.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相变热力学教学教材.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相变热力学二、相变过程:当两个相接触时,物质从一个相迁至另一个相的过程。相平衡状态是它的极限。§5-1相变焓和相变熵1、摩尔相变焓:Δ相变Hm(T):指1mol纯物质于恒定温度及该温度的平衡压力下发生相变时相应的焓变;单位:kJ·mol-1。Δ相变H=nΔ相变Hm=Qp2、相变焓:在恒温、恒压、非体积功为零的条件下:3、相变焓与温度的关系若有1mol物质B在p1、T1条件下由液相转变为气相,其摩尔气化焓为ΔvapHm(T1),求在T2、p2条件下的ΔvapHm(T2)。4、相变化过程熵变的计算(1)可逆相变过程相变熵任何纯物质的可逆相变均具有恒温、恒压的特点

2、,根据熵变的定义式,对于恒温恒压的可逆相变,相变熵为:可逆相变:是指在无限接近相平衡条件下进行的相变化。当相变发生在两相平衡共存的温度和压力下时,称为可逆相变。(2)不可逆相变过程的相变熵不可逆相变过程的△相变S的计算是通过在相同的始末态间设计一可逆过程,然后计算此可逆过程熵变△相变S,可逆过程求得的△相变S也就是不可逆相变过程的△相变S。5、相变过程自发性判据(1)熵判据:把系统和环境看成是一个孤立系统,用孤立系统的熵变作为判据来判断过程的自发性。(2)吉布斯判据:在恒温、恒压及W′=0条件下有:自发平衡自发平衡注意:化学势可以量度物质转移的趋势。恒温、恒

3、压及W′=0条件下,组分B将自动地从化学势高的相向化学势低的相转移,直至组分B在两相的化学势相等,即达到了相变平衡。§5-2相律1.基本概念及定义①相数多相系统在达到平衡时共存的相的数目,称为相数。用符号P表示。②物种数和(独立)组分数物种数S——系统中存在的化学物质数;独立组分数C----可以独立改变其数量的化学物种数。简称组分数。C=S–RR——独立的化学反应计量式数目;例:2HI=H2+I2关系:Ⅰ:无化学反应和浓度限制条件:C=SⅡ:有化学反应,无浓度限制条件:要注意独立二字:R′——除一相中各物质的摩尔分数之和为1这个关系以外的浓度限制条件。例如:

4、NH4HCO3(s)部分分解,建立如下反应平衡:NH4HCO3(s)=NH3(g)+H2O(g)+CO2(g)有x(NH3)=x(H2O)=x(CO2)则R′=2C=S–R-R’=4–1-2=1Ⅲ:有化学反应和浓度限制条件:C=S–R–R’注意:(1)物质之间的浓度关系限制只能在同一相中才能应用(2)一个系统的物种数可能不同,但独立组分数是一致的。如:NaCl的不饱和水溶液:当选择Na+,Cl-和H2O作物种数时,存在[Na+]=[Cl-]当选择NaCl和H2O作物种时,独立组分数为2。独立组分数C=3–0–1=2。③自由度:苯与甲苯组成的溶液,当以液相和气

5、相作为研究对象时,有T,P,xA,及yA几个强度性质的变量,但它们彼此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依赖的。可在一定范围内独立变动而维持相数不变的强度因素的数目。用符号F表示。例:H2O在101.325kPa,100ºC时气液平衡,在70.12kPa,90ºC时气液平衡。2相律的推导①系统中的变量总数在α相中的变量为:Tα,pα,xα1,xα2,…,xαS。总变量数为P(S+2)②平衡时,系统中各变量间的关系数各相温度相等:各相压力相等:各组分的摩尔分数之和等于1:每种物质在各相中的化学势相等:共有S(P-1)个等式。关于相律有几点说明:在系统中还存在R个独立的化学反

6、应方程式和R’个独立的浓度限制条件,则共有:(P-1)+(P-1)+P+S(P–1)+R+R’=(P-1)(S+2)+P+R+R’平衡时,系统中变量间的独立关系的总数为F=P(S+2)–[(S+2)(P–1)+P+R+R’]=S-R-R’–P+2F=C–P+2吉布斯相律①式中的2,就是温度和压力,若还有其它因素,则为n;②当所有物种不是全部分布于所有相时,上式仍成立。③外压对固液相平衡系统的影响很小,在101.325kPa压力下研究固液平衡时,可不考虑外压对固液平衡的影响,故这时系统的自由度数为F′=C-P+1解:(1)C=S-R-R´=3-1-1=1F=C

7、-P+2=1-2+2=1(2)C=S-R-R´=3-1-0=22-2+2=2F=C-P+2=例1(1)仅由NH4Cl(s)部分分解,建立如下反应平衡:NH4Cl(s)=NH3(g)+HCl(g)(2)由任意量的NH4Cl(s)、NH3(g)、HCl(g)建立如下反应平衡:NH4Cl(s)=NH3(g)+HCl(g)试求(1)、(2)两种情况下,系统的组分数C=?自由度数F=?例2(1)仅由CaCO3(s)部分分解,建立如下反应平衡:CaCO3(s)=CaO(s)+CO2(g)(2)由任意量的CaCO3(s),CaO(s),CO2(g)建立如下反应平衡:CaC

8、O3(s)=CaO(s)+CO2(g)试求(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