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舒适性上课讲义.ppt

服装舒适性上课讲义.ppt

ID:59594251

大小:470.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0-11-14

服装舒适性上课讲义.ppt_第1页
服装舒适性上课讲义.ppt_第2页
服装舒适性上课讲义.ppt_第3页
服装舒适性上课讲义.ppt_第4页
服装舒适性上课讲义.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服装舒适性上课讲义.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服装舒适性二、测试方法织物动态热、湿性能测试仪圆筒形仪器。织物试样表面暴露于环境,底部及四周均有隔热保护层。微型注水(射)器可以均匀供水给模拟皮肤(人造鹿皮)。当注入一定量的水时即成为动态测试;若连续向模拟皮肤供水,则成为稳态测试。微气候区的空间大小即模拟皮肤与织物试样间隔距可以在0~20mm范围内调节,仪器置于可控制的环境条件中。模拟人体皮肤出汗→蒸发→干燥过程,测得流过模拟皮肤表面的热流量和微气候中相对湿度与时间关系的变化。汗液蒸发过程的三个阶段,即织物在汗液蒸发过程中经历了一个“吸呼”的动态过程:第一阶段:出汗开始,汗液迅速地

2、向微气候空间和织物内扩散,相应的流过皮肤表层的热流密度迅速增大;第二阶段:平衡阶段,当皮肤表面水分蒸发速度与透过织物的水分扩散速度相等时,热流密度维持在一稳定值;第三阶段:随着皮肤表面汗液的减少,相应地由汗液蒸发散热量也减小,总的热流密度下降,最后恢复到出汗前的状态。指标“吸收因子”——第一阶段的(Hmax-H0)/(t2-t0);“呼放因子”——第三阶段的(Hmax-H0)/(t1-t3);“呼放因子”越大,织物的传湿散热动态性能越好,相应的动态热舒适性越好。AB部分的上升斜率;CD部分的下降斜率;Hmax-H0或RHmax-RH

3、0;蒸发所耗时间(t1-t0);ABCD的面积大小。本色纯毛平纹织物试样试验结果①对模拟皮肤注水→水分迅速蒸发→热流曲线迅速上升→湿度增加→蒸发吸热→温度曲线短暂上升(织物吸湿放热)后迅速下降;②当热流曲线达到动态平衡后,温、湿度曲线也处在动态平衡;③当蒸发减少,热流曲线下降时,湿度曲线也开始下降。④在温度处于平衡阶段时,从微气候区流向外界的热量与从热板流向微气候区的热量基本相等,而此时由于蒸发减少,通过水分蒸发从热板带给微气候区的热量减少,使得温度曲线迅速下降;⑤随着微气候区水汽的减少,其带给外界的热量也逐步减少。当热板补偿给微气

4、候区的热量更多时,则微气候区的温度开始回升,直至水分完全蒸发,温度又逐渐回复到出汗前的水平。研究认为:织物的动态热、湿舒适性与其稳态时的热、湿舒适性具有一个显著的不同点:在稳态时,织物良好的吸湿性有利于湿(热)的散发,而动态时织物(服装)的吸湿性却起着相反的作用,即对热、湿的散发起屏障阻碍作用。因此,在人体显汗(动态)条件下,疏水性纤维的织物更有利于提高服装的热、湿舒适性。服装织物微气候仪日本秀琦达等研制。测定在无感出汗→显汗条件下,微气候中温度、相对湿度和含湿量(包括蒸汽和水)的变化情况。环境室的气候条件可以控制的范围为:温度:室

5、温~40oC相对湿度为40%~97%风速为0.l~2m/s。人体活动程度、服装织物内微气候条件和穿着舒适感间的关系如图示。秀琦达对不同纤维类型男袜的穿着舒适性进行了主观评定得到的相关关系式为Y=0.374A1+0.404A2+0.380A3Y为穿着舒适性;A1为湿度舒适感;A2为热舒适感;A3为接触舒适感。男袜穿着舒适性Y与微气候中含水量X1和男袜压缩性能(%)X2间的相关关系式为Y=-0.001X1+1.240X2以上实验表明,在服装服用过程中,服装织物中的含湿量对服用舒适性很重要;织物的热、湿传递性能和与皮肤间的接触舒适感是影响

6、服装织物舒适性的重要因素。第三章、第四章思考题1、服装(织物)的湿通道主要有哪几种类型?2、试述服装湿传递性能的测试方法和指标。3、湿阻的概念及表达式。4、何谓透湿指数?5、试述有哪些因素影响织物湿传递性能?是如何影响的?6、织物的动态热、湿舒适性与其稳态时有何不同?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