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热(冷)湿负荷.pptx

第二章-热(冷)湿负荷.pptx

ID:59605281

大小:1.88 MB

页数:59页

时间:2020-11-15

第二章-热(冷)湿负荷.pptx_第1页
第二章-热(冷)湿负荷.pptx_第2页
第二章-热(冷)湿负荷.pptx_第3页
第二章-热(冷)湿负荷.pptx_第4页
第二章-热(冷)湿负荷.pptx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二章-热(冷)湿负荷.ppt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章热(冷)、湿负荷负荷类型空调冷负荷特点与形成特征计算参数、计算方法(★)计算、确定负荷时需要考虑的因素§2热湿负荷§2热湿负荷冷、热和湿负荷的概念与类型1、供暖负荷:一般称为“热负荷”2、通风负荷:有“通风量”、“通风冷负荷”、“通风热负荷”3、空调负荷:冷负荷、热负荷、湿负荷负荷计算的目的?它是选择设备、进行系统设计的依据xe2.1HVAC负荷的基本概念2.2室外空气计算参数与室内设计标准室外空气计算参数(室外气象参数)(1)变化规律:时变、日变、季变、年变(2)确定原则:按一定的“保证率”,与经济和技术相关(3)暖通规范规定§2热湿负荷2.2室外空气计

2、算参数与室内设计标准§2热湿负荷a供暖:冬季b通风:夏季、冬季、过渡季c空调:夏季、冬季(、过渡季)注意:不同的负荷计算采用不同参数(4)确定方法a计算法:根据气象部门的基础资料和“规范”规定的设计参数确定b查取法:《暖通空调气象资料集》-清华大学注意:①气象资料的权威性;②没有气象资料的地点的处理:纬度相同或相近,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相近。xe2.2室外空气计算参数与室内设计标准§2热湿负荷xe2.2室外空气计算参数与室内设计标准§2热湿负荷2室内设计标准(1)空调区域(2)空调基数与精度:如:tn=25±1℃,50±5%(3)确定依据:满足人体热舒适要求和生产

3、工艺要求。有相应“规范”或“标准”规定的,按规定确定。(4)影响因素:温度、相对湿度、流速、平均辐射温度、衣着热阻等。(5)规范规定a供暖:b空调:舒适性空调、工艺性空调c通风:xe2.2室外空气计算参数与室内设计标准§2热湿负荷xe2.2室外空气计算参数与室内设计标准总体计算方法:(1)稳态(静态)计算方法(2)动态计算方法一般地,夏季冷负荷按动态方法计算冬季热负荷按稳态方法计算为什么?§2热湿负荷§2热湿负荷§2热湿负荷供暖热负荷一、供暖负荷组成1、得热量(Qd):太阳辐射,人体、照明、设备散热。2、失热量(Qs):围护结构传热量、冷风渗透耗热量、冷风侵入耗

4、热量等3、热负荷组成:Q=Qs-Qd注意:①得热量不大的民用建筑可以忽略,作为安全余量,则:Q≈Qs;②民用建筑计算热负荷时,主要计算围护结构传热量、冷风渗透耗热量。xe2.3供暖负荷计算§2热湿负荷二、热负荷计算(一)、围护结构传热量计算围护结构传热量由:基本耗热量+附加(或修正)耗热量组成,即:Q1=Q1J+Q1X1、基本耗热量计算(1)计算方法:稳定传热(2)计算公式:Q1J=KF(tn-tw)a式中:tn:供暖室内设计(或计算)温度;tw:供暖室外计算温度;F:传热面积,丈量方法如下:xe2.3供暖负荷计算§2热湿负荷墙:高取建筑层高,宽见图;门、窗:取

5、建筑门窗孔洞尺寸;地、顶:见图。xe2.3供暖负荷计算§2热湿负荷α:温差修正系数,α=(tn-tl)/(tn-tw),tl:邻室温度。K: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注意:a、应考虑冷(热)桥作用,取加权平均值;b、应满足节能设计标准限值要求或建筑节能权衡计算要求;c、获取:一般由建筑节能计算给出;d、关于建筑节能与设计标准的有关概念。2、附加耗热量计算(1)朝向修正(对基本耗热量的修正)北、东北、西北:0%~10%;东、西:-5%东南、西南、:-10~-15%;南:-15~-30%xe2.3供暖负荷计算§2热湿负荷注:①冬季日照率<35%时,东南、西南和南向宜取-10~

6、0%,东西不修正;②日照被遮挡时,南向可按东西向、其它方向按北向修正;③偏角15度时,按主朝向修正。(2)风力附加:建筑物位于不避风的高低、河边、湖滨、海岸、旷野时,其垂直的外围护结构传热耗热量应附加5%。(3)高度附加:房间高度大于4m时,应在基本耗热量与附加耗热量之和基础上计算高度附加率,每高出1m,附加2%,最大不应大于20%。注:住宅一般情况这2项都可以不考虑。xe2.3供暖负荷计算§2热湿负荷(4)外门开启附加(冷风侵入耗热量,对外门基本耗热量修正)①开启一般外门(如住宅、宿舍、幼儿园等)一道门:65n%二道门(有门斗):80n%三道门(二道门斗:60

7、n%②开启频繁外门(如办公、学校、门诊部、商店等)一道门:98~130n%二道门(有门斗):120~160n%三道门(二道门斗):90~120n%xe2.3供暖负荷计算§2热湿负荷注:a、n为楼层数;外门是指建筑底层入口的门,不是各层入户的门,阳台门不应计算;b、外门最大附加不应大于500%。;c、外门开启附加率仅适用短时间开启的、无热幕的外门;d、仅计算冬季经常开启的外门。(5)《技术措施》-2009提出的附加:窗墙比过大的附加、两面外墙附加、间歇使用建筑附加xe2.3供暖负荷计算§2热湿负荷(二)、冷风渗透耗热量计算公式:Q2=0.278CpLρw(tn-t

8、w’)(W)Cp:空气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