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水稻大棚培育壮苗技术

浅议水稻大棚培育壮苗技术

ID:5963462

大小:2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2-29

浅议水稻大棚培育壮苗技术_第1页
浅议水稻大棚培育壮苗技术_第2页
浅议水稻大棚培育壮苗技术_第3页
浅议水稻大棚培育壮苗技术_第4页
浅议水稻大棚培育壮苗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议水稻大棚培育壮苗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议水稻大棚培育壮苗技术  摘要:水稻大棚育苗可以培育带蘖大秧,插后返青快,是标准化育苗的关键,是实现绿色水稻生产,提质增效,为农民增加收入有效途径。本文介绍了旱育壮秧的标准、水稻大棚育苗的优点及培育技术,以期为水稻大棚育苗提供参考。关键词:水稻大棚育苗壮秧标准优点育苗技术一、大棚育苗的优点1、有利于提早育苗,抢夺早春积温。大棚育苗经过秋翻地、秋做床、秋建棚工作,在3月末至4月初,就可以清除置床积雪,提前10~15d用塑料扣棚预温。大棚内温度上升,当气温稳定通过5℃,棚内置床温度12℃以上时开始播种。大棚育苗可比小棚育苗提早5-7天,充分利用了早春积温,秧苗发育

2、时间充足,为培育壮秧奠定了基础。2、壮苗外部形态标准。根旺而白,苗株坚挺叶绿,秧苗生长健壮,用手扫压后立即起立;秧苗不能缺龄、超龄,秧苗高矮、粗细一致,没有楔子苗、病苗、徒长苗。53、省工省种,大棚育苗有利于苗床管理。大棚空间大,人可入棚操作,可在大棚内进行做床、摆盘、盐水选种、播种、覆土、浇水、施肥、喷药等作业,减少小棚苗床管理反复揭膜散失温度和用工以及扣膜、压膜的劳动强度。4、大棚保温好,光照好,增温快。水稻播种后,采用三膜覆盖增温,先覆地膜,然后再扣小棚,苗床保温效果好,有利于提高苗床温度,使种子根发育健壮。大棚容积大,采光面积大,保温性能好,棚内温度均衡

3、,提高了光能利用率。加之便于通风,有助于炼苗,更容易育出壮苗。寒地稻作区,春季常发生倒春寒现象,当霜冻发生时,要在大棚内采用小型炭火炉,升温1h,小棚育苗,因棚内空间小,不可能用以上措施保温、增温。5、大棚育苗通风及时,能培育带蘖大苗。在大棚内放2支温度计,一支放在距棚头20m、吊挂在距中间道30cm处,另一支放在秧苗下1cm处,以便对棚内温度进行观察。为了保证秧苗各时期的温度指标,大棚通风可采用三种形式即肩部通风、侧门通风、拉裙式通风等。在秧苗1叶1心时前棚内温度在20~30℃;2叶1心至3叶时,棚内温度22~25℃,如果夜间有霜冻,注意闭棚,棚外气温在10℃

4、以上时,可昼夜通风炼苗,旱长根,湿长叶。三叶期以后,苗床尽量少浇水。秧田浇水要做到一看早晚叶尖是否有水珠,二看床面是否发白,三看中午叶片是否打卷,浇水时一次浇足浇透,但不可大水漫灌。小棚面积小,如果长大秧不带蘖,即为徒长苗,茎节分蘖少,生育后期易倒伏。56、大棚能旱育壮苗。大棚育苗,主要采用集中育苗,为确保旱育壮秧,高台育苗,要求床面高出地面30~50cm,而小棚育苗往往没做高台,苗床地易进水,成为湿润育苗,达不到旱育壮根和旱育壮秧。壮苗根系发育好,白根多。根系长而壮,茎粗在3mm左右,这样的秧苗插秧后,抗低温能力强,返青分蘖快,如果有伤根,新根长得快,返青后,

5、很快进入分蘖期。而小棚的苗一般叶龄在2.5叶,秧苗不足月,插秧后,延长了返青期,推迟分蘖期。有伤根的秧苗,生新根慢,且下扎泥中才能完成返青。二、旱育壮秧标准壮苗生态标准。中苗,株高13~14cm,秧龄30~35d,叶龄3.1~3.5叶,茎粗2.5mm,根10~13条,百株地上部干重在3g以上;大苗,株高17cm,秧龄35~40d,叶龄4.1~4.5叶,茎粗3mm,根13~15条,百株地上部干重在5g以上。这样的秧苗插在本田后,返青快,分蘖早生快发,利于后期孕大穗抽齐穗,为高产打下坚实基础。三、大棚育苗技术51、建钢架结构大棚。长60m,宽6.0~6.5m,高1.

6、8~2.2m。大棚不应过宽过高,否则在北方寒地稻作区降大雪时,会压倒损坏。大棚虽然造价高些,但效益好,可使用多年,使春季农忙得到缓解。而且在稻苗插秧后,可种植黄瓜、西红柿等,以增加经济收入。2、做床。旱整地、旱做床,苗床要“平、直、实”。置床高30~50cm,10m2内高低差不超过0.5cm;苗床四周边缘要整齐一致,苗床要求上实下松,松实一致,使秧苗根系下扎,有利于吸收水分和养分。3、备土。在秋天准备苗床土,培肥地力,按2.5m3/hm2备土、0.5m3/hm2有机肥;用过筛细土0.8kg/m2,稻壳粉4-5kg/m2进行营养机制育苗。应推广育苗土或稻壳粉隔年使

7、用技术。四、育苗及秧苗期管理种子处理为提高水稻发芽率,播前应晒种,再用百克(25%咪鲜胺)2毫升或恶线清15克,加水5~6公斤浸5~6公斤稻种,每5~6公斤水中再加10克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浸72小时,日浸夜露,然后催芽播种,对恶苗病、干尖线虫病和灰飞虱有明显防治效果。1、水分管理为防止死苗,在揭膜时对旱育秧要及时浇一次透水;要保持3叶期前秧苗湿润,有利于根系和叶片快速生长;3叶期以后控制浇水,做到不卷叶不浇水。对于水育秧深水层不可时间过长。2、肥料运筹5秧苗期旱育秧需肥量相对较少,一般不需要再施追肥,但培肥不好、底肥不足时,要及时撒施速效氮肥,施尿素每亩1

8、0~20公斤,并及时浇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