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植物研究所一三五发展目标.doc

昆明植物研究所一三五发展目标.doc

ID:59694515

大小:5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11-19

昆明植物研究所一三五发展目标.doc_第1页
昆明植物研究所一三五发展目标.doc_第2页
昆明植物研究所一三五发展目标.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昆明植物研究所一三五发展目标.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昆明植物研究所“一三五”发展目标一、一个定位1.使命定位:立足我国西南,面向东南亚和喜马拉雅,通过多学科的创新和集成,为植物科学发展、国家和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资源持续利用和生物产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2.总体目标:到2015年,将昆明植物研究所建设成为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区域特色鲜明、贡献突出、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研究所,成为我国重要生物资源的战略储备基地、天然药物和资源植物产业化成果的原创与孵化基地,我国植物分类与生物地理学、植物化学、种质资源等研究领域高级人才培养和知识传播基地。二、三个重大突破1.突破一:引领“iFlora研究计划”创新目标:整合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学、植物

2、化学、分子生物学等优势学科力量,将植物学、DNA测序技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通过系列关键技术的集成和攻关,研制集标本(样品)收集、遗传信息获取、形态学和DNA数据分析为一体,为植物学专家、政府部门、行业和公众提供便捷、准确识别植物的“新一代植物志”(智能装备)。研究内容:1)中国植物遗传信息高效获取技术及标准数据库的建设;2)非标准采集的植物材料遗传信息获取的关键技术;3)基于新一代测序技术大规模获取植物遗传信息的研究;4)基于“云服务技术”的海量遗传信息管理及分析研究;5)iFlora智能化装置的集成技术研究。2.突破二:新药创制研发研究目标:依托植物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先导化合物研究和成

3、果产业化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建立高容量、共享的天然产物库,为天然药物可持续创新提供源头和支撑,建设国际一流的植物化学研究中心和特色鲜明、高水平的资源植物药创新基地,培育1个新药上市,获得1-2个新药证书、2-3个新药临床批件。研究内容:重点围绕3~5个有基础的候选新药,如:抗抑郁症1类新药“奥生乐赛特”、治疗呼吸道疾病的天然药物5类新药“灯台叶总生物碱原料药及胶囊”、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5类新药“灯盏细辛酚及其冻干粉针剂”、治疗早老性痴呆的促智类1类新药“芬克罗酮”等开展新药创制研发。23.突破三:植物核心种质资源与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研究目标:依托国家大科学装置中国西南野生生物资源库先进的保

4、藏设施和平台条件,立足于我国西南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联合院内外乃至国内外优势力量,通过专类收集、系统评价和定向发掘,在特色植物核心种质资源与基因组学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研究内容:1)植物核心种质资源与基因组学理论基础研究;2)重要特色功能基因定向挖掘与评价利用研究;3)特色资源植物新品种培育技术与示范研究。三、五个重点培育方向1.培育方向一:植物分类学与生物地理抢占国际植物分类学的制高点,引领“iFlora研究计划”。开展西南植物多样性起源、地理分布格局和生态适应机制研究,为生物地理学理论研究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利用做出重大贡献。2.培育方向二:植物化学与天然产物以我国西部地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研

5、究对象,以有机化学为基础,运用化学和现代分析手段,开展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结构测定、生物活性与功能、结构修饰与合成、分布及演化规律的研究,为我国资源植物药和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做出贡献。3.培育方向三:植物功能基因组学与种质资源开展西南野生植物种质资源的发掘、保护和利用,研究、发掘和开发特色基因资源,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特别是在与周边国家的基因资源外交中,抢占制高点。4.培育方向四:民族植物学与生物技术建立观赏植物、食用植物、药用植物和香精香料等资源植物的发掘及可持续利用的理论和技术体系,开发新种质、新品种、新基因、新功能分子及新技术,为我国区域生态高值农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5.培育方向五

6、:保护园艺学与引种驯化以中国-喜马拉雅地区典型、特有、严重受威胁的植物类群为重点,采用种子生物学、细胞遗传学、保护遗传学等学科的主要理论和方法进行综合研究,为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科学保育与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2四、生物多样性与生物地理学院重点实验室研究方向现阶段,院重点实验室结合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围绕研究所“一三五”发展目标,立足我国西南,面向东南亚和喜马拉雅,以引领“iFlora”研究为重大突破,把植物分类学与生物地理学作为院重点实验室的重点培育方向,主要研究方向如下:东亚植物区系的起源、演化与生物地理及其分子机理;重要类群的分类、系统发育和生物地理格局成因;特殊生境下植物生态适

7、应机制及对便于气候响应;青藏高原-横断山区植物多样性及战略生物资源研究;植物、动物和菌物之间的协同演化及分子机制;喀斯特及喜马拉雅生态系统的退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及其修复;薄弱地区植物资源的调查、收集、编目与评价;数字化标本馆、基于数据资源的生物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e-Floristics)及物种化数字鉴定等方面的研究。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