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腋下小切口浅低温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临床应用

右腋下小切口浅低温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临床应用

ID:5971327

大小:24.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7-12-30

右腋下小切口浅低温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临床应用_第1页
右腋下小切口浅低温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临床应用_第2页
资源描述:

《右腋下小切口浅低温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临床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摘要】目的:报告一组经右腋下、小切口浅低温,心脏跳动下心内直视手术的方法及结果。方法:1997年5月至2004年12月,为40名先天性心脏患者在心脏跳动下完成了心内畸形矫正术。平均切口长度(10±1.27)cm。平均体外循环时间(40±15)分钟。结果:术后除一例患者有残余分流外;余病人均恢复满意。平均随访时间13个月,患者心功能良好,无并发症。结论:右腋切口浅低温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对一些简单先心病是一种安全、可靠、美观、微创、经济的手术方法。      为了减少手术对病人的创伤、恢复的顺利、术后的美观。我们自1997年5月至200

2、1年12月为40名先心病患者在右腋下小切口浅低温不停跳心内畸形矫正术。1、  临床资料:男26例,女14例;年龄3—29岁。平均6.5岁,房间隔缺损(ASD)16例(并1例部分型右侧肺静脉引流);室间隔缺损(VSD)12例(并永存左上腔1例);先天性二尖瓣关闭不全1例;右冠状动脉---右室瘘1例;以上病例均经超声心动图、心电图、X线检查及相关的临床表现明确诊断。2、外科技术:取左侧卧位、头部适当降低,胸部垫高,右上肢屈曲抬高,固定于麻醉头架上。自腋窝下沿腋后至腋前线第六肋间,做一略呈弧形切口,长约10cm,紧靠第五肋骨上缘进胸,开胸器撑

3、开肋骨时注意保护胸长神经。显露出心包及右側隔神经。沿隔神经前1.5cm纵向切开心包,上端止于升主动脉心包反折处;下端止于膈肌前,沿膈肌向呈前“L”型切开。湿盐水纱布保护右肺,并以悬吊心包的丝线将肺隔向胸腔后方;充分悬吊、(可使心脏抬高10cm左右)用一把长扁桃钳将升主动脉向下牵拉;另一把长扁桃钳固定主动脉插管尖端,更便于完成主动脉插管;上、下腔静脉用直角插管,阻断时不用阻断管直接用线绳结扎。常规探查心内畸形,如为单纯继发空中央型房缺、即可在体外循并行下直接缝和;如期他则需,在主动脉根部插入排气针头,连接左心吸引管持续低流量吸引。并行体外

4、循环灌注,只阻上、下腔静脉,不阻断升主动脉,心脏空搏不,使用停跳液温度降至32—34ºC使心脏变慢;既有利于手术操作又使心肌代谢下降。跳动下切开右房,如为单纯ASD视情况可直接用4—5/0滑线连续缝合或用自体心包补片;对合并部分型肺静脉畸形引流者,扩大房缺后,用自体心包将引流到右心房的肺静脉血隔到左心房。如为室间隔缺损以FOLEY带气囊导尿管,放入缺损充水后牵向右房(室)堵塞缺损口。减轻左向右分流。其中一例病人为永存左上腔,同样以FOLEY导尿管堵塞后并接同心内吸引后。直接缝合。二尖瓣成型者,因术中不停跳可直接观察成型效果。心

5、内操作完毕后逐级排气余无特殊。3、结果:11例(ASD)直接缝合缺损;5例(ASD)用自体心包、补片。9例(VSD)涤纶编织布、补片;6例(VSD)直接逢合,其中一例直接逢合者,术后发现残余漏。皮切口长度(10±1.27cm),平均体外循环时间(40±15min)。气管插管时间3—6小时,拔除气管后,所有患者神志清楚;无神经系统并发症、无高热。术后胸引液230—850  ML;手术用血0—1000ML。有10例年龄超过12岁的患者未输库血,术后随诊25例时间为10—26个月,所有患者心功能良好、胸片示肺血减少、超声心动图检查无心包积液、

6、神经系统并发症。4、讨论:房、室间隔缺损是心脏外科最常见的先天心脏病,常规手术方法是经胸骨正中切口、阻断升主动脉下完成缺损修补⑴。该方法存在术后瘢痕位于胸部正中,严重影响美观、并于胸骨处留有钢丝;以及心肌阻断后的再灌注损伤⑴。该类手术如不和并其他畸形,手术操作相对简单、入路固定,为改进手术方法提供了基础。    国内外微创先心病手术方法主要有⑵:1.经胸骨下段型切口修补缺损(易损伤一侧乳内动脉);2右前外侧切口,(对女患者可能会损伤该侧乳腺组织,造成双侧乳腺发育不对称);3在电视胸腔镜下操作⑶(需经股动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与上述方法相

7、比,采右腋下小切口:可不破坏胸阔的完整性,避免了术后胸部畸型;不需要特殊的阻断升主动脉和心肌保护器械及复杂内镜操作技术,降低了昂贵的手术费用;不损伤乳内动乳腺组织,切口隐蔽有良好的美学效果,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就业、升学机会。    术中采用充分悬吊心包可提高心脏在胸腔内的位置,使手术野变浅。不用升主动脉阻断钳,上、下腔静脉阻断,不用阻断管而直接线绳结扎,减少了器械的使用,有效的利用了操作空间。特别是采用了头低脚高位、主动脉根部持续吸引以来,可有效的预防气体进入体循环。本组病人均成功的在心脏跳动下,完成了心内畸形的矫正,无一例患者出现

8、神经系统并发症。并明显改善了心肌保护⑷避免了心肌在灌注损伤的发生、缩短了体外循环时间。术后,由于患者心功能尚好,血管活性药可少用或不用、故呼吸机的使用时间相应缩短、ICU的住院时间减少。从而降低了手术并发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