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检培训ppt讲课讲稿.ppt

镜检培训ppt讲课讲稿.ppt

ID:59939885

大小:13.72 MB

页数:54页

时间:2020-11-28

镜检培训ppt讲课讲稿.ppt_第1页
镜检培训ppt讲课讲稿.ppt_第2页
镜检培训ppt讲课讲稿.ppt_第3页
镜检培训ppt讲课讲稿.ppt_第4页
镜检培训ppt讲课讲稿.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镜检培训ppt讲课讲稿.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镜检培训PPT光源→反光镜→通光孔→载物台/样片→物镜→目镜→成像显微镜保养使用防尘罩!!!必须使用擦镜纸清洁物镜如使用玻璃清洁液需稀释灰尘用空气吹掉缓慢调亮光源不用时移开物镜将镜头置中取样保存在带螺旋盖的塑料样品瓶中样品量无需太多(<100ml)尽快观察(现场观察最好)非现场检测时,运输需冷藏或冰袋在曝气池出口端取混合液的样品如果有平行的曝气池,分析每个池子的样品取混合液时,不要带泡沫(如果有泡沫发生)取泡沫时,不要带混合液运输说明只需1-100ml,实际只用不到1ml体积最多到瓶子的一半样品瓶留有50%以上的空间50ml的样品装在≥100ml的瓶子里冷藏或冰袋包装,最好第二天

2、送到实验室镜检操作取一小滴水样于载玻片上用盖玻片覆盖用吸水纸吸去载玻片和盖玻片上多余的水先在10倍镜下观察,找到目标再将放大倍数提高到20倍或40倍(调整聚光镜设置)如条件允许,在100倍油镜下观察(所使用油为专用香柏油)记录观测结果立即清除物镜上的油(使用无水酒精和擦镜纸清理)给显微镜盖上防尘罩日常镜检(现场)每天检查(或每班检查)至少应检查如下项目絮体大小、形状丝状菌数量原生动物类型和数量自由水镜检的意义能直观、迅速、准确的了解活性生物的种类、数量和优势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生化系统废水处理的质量和运行情况。了解系统里有什么絮体特性丝状菌原生动物了解系统里为什么有这些按照操作

3、条件解释结果—污泥龄、毒性、营养情况、低PH寻求系统改进絮体—结构丝状菌—数量和种类原生动物-数量和种类生物相的定义活性污泥生物相—指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种类、数量、优势度及其代谢活力等状况的概貌生物相的组成1细菌—a.形成絮体的细菌b.动胶菌属c.丝状菌2原生动物—肉足虫、鞭毛虫、纤毛虫等3微型后生动物—轮虫、线虫等4真菌—作用不明显,数量不大形成絮体的细菌—大多数细菌都有促进活性污泥絮体形成的功能动胶菌属透明胶状物包裹;呈指状、树枝状、云状;可能造成污泥膨胀(非丝状菌膨胀)丝状菌—对絮体的性质有很大影响;过量生长会影响絮体的沉降性能;过量生长可造成污泥膨胀(丝状菌膨胀)原生动物

4、及微型后生动物变形虫鞭毛虫游泳型纤毛虫匍匐型纤毛虫有柄纤毛虫轮虫线虫微型动物的变化指示着污水/处理系统的情况变形虫移动缓慢或不动常在系统启动初期出现或者指示最近有波动在有机颗粒物上生长良好能够忍受低溶解氧鞭毛虫依靠鞭子一样的尾巴移动以溶解性有机物为食在启动时期继变形虫后出现游泳型纤毛虫依靠毛发一样的纤毛移动依靠絮体中提供的东西维持生活通常在污泥培养中期或转好的情况下出现匍匐型纤毛虫依靠匍匐前进爬过絮体以絮体中的东西为食通常在絮体转好的情况下出现指示污泥活性较好有柄纤毛虫依靠柄附在絮体上有些柄可能缩短通常指示污泥活性稳定,处理效果较好丛状有柄纤毛虫也可能表明泥龄较长轮虫比原生动物更

5、复杂,称为后生动物依靠可伸缩的“脚”移动通常指示处理效果较好也可在泥龄较长的情况下出现高级的无脊椎动物线虫刚毛虫水熊通常只在泥龄长的系统中出现通常出现在固定膜系统中真菌通常在酸性废水或其处理系统中出现丝状菌什么是丝状菌丝状菌是活性污泥的重要组成部分菌丝体较长,常呈乱发状有很强的氧化、分解有机物的能力占优势生长时,会影响絮体的沉降性能,造成污泥膨胀丝状菌引起重视的原因它是影响污泥沉降性能最重要的因素可能引起污泥膨胀,导致系统故障鉴定的意义鉴定其种类,可及时、准确反映系统细微状况—比生物相更具体微生物镜检内容絮体的特性大小、形状、致密度结构(开放式,封闭式)生长的分散程度颗粒物絮体搭

6、桥状况墨汁染色菌胶团情况丝状菌数量种类的鉴别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的数量和基本情况活性污泥絮体絮体的大小、形状和致密度絮体的结构、生长分散程度絮体的大小用目镜测微尺测量絮体大小可分为以下3种:细小:<150μm中等:150-500μm大型:>500μm絮体的形状圆形不规则形术语常规大小常规形状细小<150μm圆形中等150-500μm不规则形大粒>500μm不规则形非常规的大小和形状大小形状可能的原因细小不规则剪切作用中等及大粒圆形分散剂过量的聚合剂、絮凝剂中等及大粒椭圆形过量的重金属絮体的致密程度致密—利于絮体沉降疏松—不利絮体沉降致密疏松絮体的结构封闭结构—利于絮体沉降开放结构—

7、不利絮体沉降封闭的絮体开放的絮体絮体的生长分布紧密—利于絮体沉降分散—不利絮体沉降紧密的絮体分散的絮体丝状菌数量鉴定主要的丝状菌诊断主要丝状菌的成因丝状菌数量等级术语描述是否影响沉降性能0没有没有丝状菌存在否1很少丝状菌只在少量的絮体中存在否2一些大多数絮体有丝状菌,但不是全部否3一般所有絮体都有丝状菌,但密度较低每个絮体上的丝状菌为1~5个否—除非絮体为开放型絮体或搭桥絮体4较多所有絮体都有丝状菌,中等密度每个絮体上的丝状菌为5~20个通常影响5很多所有絮体都有丝状菌,密度高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