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计算机课程认知策略

浅谈计算机课程认知策略

ID:6044141

大小:2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1-01

浅谈计算机课程认知策略_第1页
浅谈计算机课程认知策略_第2页
浅谈计算机课程认知策略_第3页
浅谈计算机课程认知策略_第4页
浅谈计算机课程认知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计算机课程认知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计算机课程认知策略  摘要:由于IT技术发展迅猛,导致计算机课程传授的知识相对不可靠,不利于学生的后续发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学生进行知识学习的认知策略,并提供了与之配套的标准化的启发引导教学法——WPHB教学法。关键词:计算机课程;质疑—评估认知策略;WPHB教学法一、计算机课程知识学习存在的问题1.知识的有效性问题。由于IT技术发展迅猛,导致计算机课程传授的知识也需要随着技术的进步适时更新,这是计算机课程与其他课程的重要不同。举例来说,在2005年的时候,“计算机维修”课程讲解CPU知识的时候,是以Pentium4作为主要举证对象,以主频作为衡量CPU

2、性能的主要参考指标,而仅仅两年后,就必须针对酷睿来讲解,以核心数作为衡量CPU性能的主要参考指标。也就是说,许多计算机知识是会迅速过时的,因此,学生学习知识的时候,必须把知识的时效性纳入考量范围。教师对此类计算机知识进行适度前瞻性讲解,是可供考虑的对策,但是首先,技术进步的方向不能完全预定,前瞻性讲解可能面临预测失败的风险;更重要的是,预测必然是有限度的,因而只能缓解这一问题,而不能取消这一问题。62.知识的歧义问题。作为新兴科技,计算机技术的许多领域并没有实现标准化,导致计算机课程涉及的许多知识有歧义。例如,在不同的应用中,分区(Partition)的定义就存在着歧义,

3、微软的操作系统和许多分区软件中是这样定义的:Windows分区由主DOS分区(PrimaryDOSPartition,即C盘)和扩展DOS分区(ExtendedDOSPartition)构成,扩展DOS分区中划分逻辑驱动器(LogicalDrive,即D、E…盘)。而一些其他软件(如常用的系统备份/恢复软件GHOST)中,分区(Partition)却又被定义成了磁盘卷(Volume,也即盘符指代的磁盘空间,主DOS分区和逻辑驱动器,C、D、E…盘)。一些中文译名也存在问题。比如Cluster一词,在不同应用中微软官方就出现了两种译法:“群集”和“集群”,两者含义究竟是相同

4、,还是有所区分,十分不明确。因为存在着这种歧义,所以需要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时候,同时掌握知识的适用范围。综上所述,对于计算机课程而言,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还存在着估量知识的权威性、有效性和适用范围的重要问题。二、问题的基本教学对策6事实上,这一问题的解决并不复杂,对于教师而言,只需要教师在传授“是什么”、“怎么办”的同时,提供知识的来源或依据,做到“言有宗,事有君”即可。简单的说,要说明“根据什么”或“为什么”。从计算机知识学习的角度看,这种依据的重要性几乎和被传授的知识本身同等重要。不妨假定一个学习者在以后的职业岗位实践中,发现某种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出了问题,如果这时他

5、只记得这些知识来源于教师或教材,那么通常教师已经不在身边,教材已经过时,也就是说,他将找不到可供追溯的权威渠道,要弄清这种知识到底哪里出了问题,就要大费周章了。但在高等学校的教学实施中,要想使学生记住知识的依据,却要克服一个障碍:从小学到高中,多数情况下,学生一直在从教师那里接受毋庸置疑的知识(也即所谓陈述性知识),并未养成记忆知识来源的习惯。显然,这就需要学生学习的时候,能够形成一种记忆知识来源的认知策略。三、学生的认知策略设想既然计算机课程涉及的许多知识相对不可靠,那么其学习方法显然不能以对知识的全盘接受为起始,应有所不同。我们的初步设想是,学生要把知识学习三个阶段(

6、习得、巩固、应用)的“习得”阶段分割成两个子阶段:“质疑”和“评估”。61.质疑。学生对于教师和教材传授的知识,首先要持怀疑态度,这一点上要颠覆完备技术“没有理由不怀疑”的学习态度,转变成“没有依据不接受”的逆反心理。质疑的目的不是为了推翻教师或教材的论断,而是为了建立追问依据的内在学习动机:碰到一个论断,首先在心里问一句,为什么这样说?质疑的收获可能有三种,第一种情况:此论断在课程甚至专业范围之内,无法回答“为什么”,只能回答“根据什么”,因此学生将收获到“规定”,指论断的依据是某种概念或定义,比如由标准化组织制定的标准、设备的操作流程或书籍作者自己做出的定义。例如:论

7、断“USBA型4PIN接口引脚定义为VBUS、D-、D+、GND”,根据什么?根据是USB-IF(USB设计者论坛)制定的机械规范。当然制定这样的标准一定有理由,但是在教学中我们却无法且不必向学生传授其理由。第二种情况:此论断可以在课程范围之内,可以回答“为什么”,也即学生可以依据公理或自己的原有其他知识,通过运用智力技能,推导得出这一论断,因此学生将收获到“原理”,指论断的依据是逻辑推理。第三种情况:此论断的依据不是某种理论知识,而是某些操作技能的归纳总结,因此学生将收获到“经验”,指论断的依据是操作人员在工作中积累起来的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