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桧锈病、梨——桧锈病综合防控技术措施

苹——桧锈病、梨——桧锈病综合防控技术措施

ID:6049067

大小:2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1-01

苹——桧锈病、梨——桧锈病综合防控技术措施_第1页
苹——桧锈病、梨——桧锈病综合防控技术措施_第2页
苹——桧锈病、梨——桧锈病综合防控技术措施_第3页
苹——桧锈病、梨——桧锈病综合防控技术措施_第4页
苹——桧锈病、梨——桧锈病综合防控技术措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苹——桧锈病、梨——桧锈病综合防控技术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苹——桧锈病、梨——桧锈病综合防控技术措施  摘要:苹-桧锈病和梨-桧锈病是同一属不同种类的两种病原菌引起的病害。笔者经多年调查研究认为,这两种病害的防控工作重点:一是在园林绿化设计布局时,要充分考虑彻底切断病菌的侵染源;二是要加强园林绿化植物上的病虫害防治工作,特别是防治工作应由果园转移到桧柏类树木上来;三是要狠抓果园内的喷药防治工作。关键词:苹-桧锈病;梨-桧锈病;综合防控技术1寄主植物1.1越冬寄主苹-桧锈病和梨-桧锈病的越冬寄主基本相同,有桧柏、高塔柏、新疆圆柏、欧洲刺柏、希腊桧、矮桧、翠柏、龙柏等桧、柏类针叶树木。1.2转

2、主寄主苹-桧锈病的转主寄主有苹果、海棠(西府海棠、白海棠、红海棠、垂丝海棠、白花垂丝海棠、三叶海棠、贴梗海棠等)、花红、沙果、山定子等苹果属果树和园林树木。梨-桧锈病的转主寄主有梨、棠梨、海棠(垂丝海棠、贴梗海棠等)、山楂等梨属、苹果属果树和园林树木。2病原菌6苹-桧锈病的病原菌为真菌类山田胶锈菌GymnosporangiumyamadaiMyiabe。梨-桧锈病的病原菌为真菌类梨锈菌GymnosporangiumharaeanumSyd.。3症状特点3.1在桧柏类树木上的症状苹-桧锈病病菌秋冬季在桧柏类树木的小枝上形成球形或近球形

3、瘤状物(菌瘿),直径约3~5mm,少数也有超过1cm的。春季膨胀为鸡冠状(冬孢子角),深褐色。4月中旬~5月中旬遇雨吸水膨大为橙黄色胶状物,很像一朵黄色肉质的“花”。梨-桧锈病病菌秋冬季在桧柏类树木上,为害小绿枝和鳞叶,病部黄化隆起。第2年早春形成球形或近球形瘤状菌瘿,直径为3~5mm,少数甚至超过1cm,稍后菌瘿表面吸水膨胀,长出深褐色、鸡冠状冬孢子角,3月下旬~4月冬孢子角吸水膨大为橙黄色胶状体,其上产生冬孢子,往往被误认为是桧柏“开花”。3.2在果树上的症状苹-桧锈病病菌为害苹果树幼叶、叶柄、新梢及幼果等绿色幼嫩组织。被害叶片

4、正面的病斑初为橘红色小圆点,直径为1~2mm,7~10d后,随着斑点的扩大,中央长出许多黄色小点(性孢子器),分泌出蜜露6(性孢子及黏液),渐渐变成黑色小点,6月中下旬病斑直径扩大到1cm左右,同时在叶背相应部位隆起,并长出丛生的黄褐色胡须状物(锈孢子器)。叶柄受害后病部橙黄色,纺锤形,膨大隆起,其上也出现黄色小点和黄褐色胡须状物。新梢的症状和叶柄相似,但后期病部凹陷、龟裂,容易折断。幼果被害多在萼洼周围形成圆形、橙黄色斑点,直径1cm左右,后期病斑变褐色,中央出现小黑点,周围也会长出胡须状物。梨-桧锈病病菌也为害梨树叶、新梢及幼果

5、等绿色幼嫩组织。受害叶片正面的病斑初为橘红色小圆点,直径1~2mm,7~10d后随着病斑的扩大,中央长出许多小黄点(性孢子器),分泌出黏稠状物(性孢子及黏液),黄点逐渐变黑,显示性孢子器成熟。同时病部组织增厚,向背面隆起,并长出羊胡子状的管状物(锈孢子器),其中含有大量锈孢子,随后病斑变黑枯死,往往造成落叶,病害在叶柄、新梢、幼果上的症状与叶片症状基本相似,可以造成落叶、新梢折断及幼果脱落。4发病规律4.1苹-桧锈病的发生规律苹-桧锈病病菌为转主寄生,不完全型锈病菌,缺夏孢子阶段,因此无再侵染。6病菌以菌丝体在桧柏类树木小枝上菌瘿中

6、越冬,也以当年秋季传至桧柏体表的锈孢子越冬。翌年春季在桧柏上的菌瘿生成冬孢子角。4月末~5月初以后,冬孢子角遇雨后胶化、膨大,冬孢子萌发,产生大量小孢子,小孢子借风力可以传播到方圆1.5~5km范围内的苹果属树木上,侵染叶面、新梢、幼果,形成性孢子器和性孢子,继而产生锈孢子,锈孢子在秋季又随风传回到桧柏类树木上越冬。苹-桧锈病发生流行的前提是,附近5km范围内要有桧柏类树木和苹果属树木存在,否则不能完成侵染循环。该病的流行受降雨和空气湿度影响很大。冬孢子的萌发及小孢子、锈孢子的侵染都需要有一定的湿度,因此在苹果属植物上的发病早晚和轻

7、重程度与早春的降雨有密切关系。4~5月有适度降雨,空气比较湿润,就可能发病,当然还需要合适的温度和微风的配合。冬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16~22℃,一般年份4~5月这种温度是可以满足的,超过24℃则不能形成小孢子。4.2梨-桧锈病的发生规律梨-桧锈病病菌为转主寄生,不完全型锈病菌,缺夏孢子阶段,因此无再侵染。6病菌以菌丝体在桧柏类树木绿枝或鳞叶上形成的菌瘿中越冬,也以当年秋季传至桧柏体表的锈孢子越冬。翌年春季菌瘿吸水膨胀形成冬孢子角和冬孢子,冬孢子萌发并产生大量小孢子,小孢子借助风力可传播到方圆1.5~5km范围内的梨属树木上,侵染叶

8、面、新梢、幼果,形成性孢子器和性孢子,继而产生锈孢子,秋季锈孢子又随风传回到桧柏树木上越冬。该病的流行受气候条件影响很大,尤其是4~5月降雨是关键,因此在梨属植物上的发病早晚和轻重程度与早春的降雨有密切关系。此期温度也有一定的影响,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