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院校生物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高师院校生物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ID:6054073

大小:2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1-01

高师院校生物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探索_第1页
高师院校生物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探索_第2页
高师院校生物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探索_第3页
高师院校生物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探索_第4页
高师院校生物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探索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师院校生物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师院校生物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摘要:我院在培养创新人才教育目标的指导下,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尤其是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效果尤为突出。本文从教学指导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建立开放性实验室、考核模式五个方面阐述了对《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为提高《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质量提供一些参考。关键词:生物化学实验;实验教学改革;实验教学质量中图分类号:G65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2-0054-02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要阵地,实验教学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环节,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协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2、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位置[1]。大量调查研究表明,随着高等院校学生人数的扩招,大部分高校,特别是高师院校,还是遵循原有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这样只能培养出记忆力好、善于考试和只会模仿的学生,学生的创新和实验动手能力令人担忧[2]。6生物化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体大分子物质结构与功能、物质的代谢与调节、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调控等诸多生命现象的科学,是生物学科相关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生物化学实验》是围绕理论课程设置的,目的是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生物化学专业实验技能,并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环节,在培养学

3、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比如“重理论、轻实验”;验证性实验多,综合、设计性实验少;采用教师灌注式教学,学生机械性操作等。在充分分析衡阳师范学院生物化学等实验课程的现状及培养创新型人才要求的背景下,笔者从教学指导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开放性实验室建设、考核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一、从思想上重视实验教学一直以来,《生物化学实验》都是生物化学理论的一部分,成绩比例仅占理论课的20%,实验课教学处于从属地位,教师和学生对实验都不重视,觉得只要通过理论课考试就行,有些学生根本不愿意动手做实验,只抄袭其他同学的实验报告[3]。由于实

4、验课教学被认为是辅助性的,所以对实验课上课的老师也不够重视,通常由教辅人员或者教学经验不足的教师来承担,教学质量难以保证。进行改革后,重新修订培养方案,将《生物化学实验》单独作为一门课程列出来,并且要求考试,这就使得《生物化学实验》的地位明显提高,学生也把它当做一门课程来认真对待。二、改革实验内容——增设设计、综合性实验6以前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所开实验大部分为验证性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验证性实验是用实验来验证结论,是设计性、综合性实验的基础,但是由于验证性实验太多,学生的学习和操作兴趣不能激发,学生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也就达不到素质教学的目的。实验室建设完善后,将实验内容进行了改革

5、,适当减少了验证性实验,增加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比如,加入综合性实验“动物肝脏中DNA的提取和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将糖的浓度测定、蛋白质浓度测定的方法分别综合,如“糖含量测定实验”中,将蒽酮比色法和3,5-二硝基水杨酸法综合,“蛋白质浓度测定实验”中,将紫外分光光度法和考马斯亮蓝法综合,并让学生对这两种不同的浓度测定方法进行分析、比较。学生经过这样的综合性实验,不仅可以巩固已学的理论知识,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6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师为主体,所需实验器材和试剂由实验室技术人员配制好,教师讲解整个实验的目的、原理,甚

6、至具体的实验操作,学生按照教师所说的内容机械性操作,实验中若出现问题,学生不想自己思考,依赖教师解决,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创新能力根本得不到锻炼[4]。我们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参与整个实验过程,在试剂配制过程中让学生亲自动手,了解这些实验试剂在实验中的用途,为什么要用这种浓度和这种PH的溶液,是否可以用其他试剂来代替,这些问题教师都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并且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之前对实验内容进行预习,只有认真预习实验,才能顺利进行实验,才能获得预期的实验结果。在预习的过程中,要求学生理解并掌握每一步操作的原理,第一步和下一步为何如此安排,是否能够改变操作顺序,哪些步骤是实验成败的关键

7、,以及如何避免操作上的失误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参透实验原理,获得理想的实验结果。对于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不能直接给予答案,可以通过引导,启发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实验完成后,学生应对实验做出小结,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创新能力。四、进行开放性实验室建设6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体系中,学生在指定的时间到实验室,在教师的详细讲解下,完成规定的实验内容,这种安排缺少灵活性,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难以起到积极作用。开放性实验室可以克服这种弊端,开放性实验室时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