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随州2016中考试题语文卷(解析版)

湖北随州2016中考试题语文卷(解析版)

ID:6056682

大小:443.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1-01

湖北随州2016中考试题语文卷(解析版)_第1页
湖北随州2016中考试题语文卷(解析版)_第2页
湖北随州2016中考试题语文卷(解析版)_第3页
湖北随州2016中考试题语文卷(解析版)_第4页
湖北随州2016中考试题语文卷(解析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湖北随州2016中考试题语文卷(解析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积累与运用(29分)1.用正楷或行楷将下面文字抄写在方格中。要求:正确,流利,美观。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答案】略【解析】试题分析:抄写汉字,要做到:准确,即不要抄错字;规范,即笔划要清楚;端正,即要写成方块字,不要潦草,偏旁部首比例要合适,在格中的位置要正确;整洁,即不要涂改。【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孝悌(tì)即兴(xīng)炽热(chì)叱咤风云(zhà)B.教诲(huì)躯壳(ké)惩戒(chéng)未雨绸缪(móu)C.哂笑(shěn)豁达(huò)慰藉(jiè)一诺千金(

2、nuò)D.琐屑(xuè)眼睑(jiǎn)稽首(qǐ)擎天撼地(qíng)【答案】C【解析】【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逆转风骚教课书如释重负B.斑斓沉缅正能量自知之明C.轩昂葱茏文绉绉变本加利D.签署粗犷浣溪沙孜孜不倦【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错别字,主要是因音同或形似而错,掌握这个易错点,仔细辨析各项中汉字,根据汉字的特点,结合词义字义辨析判断。用反选排除法,有错就排除,A“教课书”应写作“教科书”;B.“沉缅”应写作“沉湎”;C“变本加利”应写作“变本加厉”,故选D。版权所有:资源库

3、www.ziyuanku.com【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4.(2分)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1)在我的记忆里,她是一个和美丽的人。(魏巍《我的老师》)(2)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杨绛《老王》)(3)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叶圣陶《苏州园林》)(4)我小时候,一年四季刮风下雨,胡同里从早到晚叫卖声没个停。(萧乾《吆喝》)A.温柔谢词映衬即使B.温柔谢意映衬不论C.温馨谢词映照不论D.温馨谢意映照即使【答案】B【

4、解析】【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5.(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惟有勇立世界科技创新潮头,才能赢得发展主动权,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B.2016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强调“以绿色发展引领教育时尚”,意在解决教育的科学发展、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C.阅读不仅是夯实随州文化软实力、增强随州核心竞争力、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每一个随州人完善自我、塑造自我、提升自我的重要途径。D.不懂英文的张艺谋,用一部中美合拍、全英文对白的怪兽特效大片《长城》,证明了自己在世界上的国际价值。【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版权所有:资源库www.ziyua

5、nku.com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本题用反选排除法,B语序不当,应该是“健康发展、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C搭配不当,“夯实”和“实力”搭配不当,应该把“夯实”改为“增强”;D前后重复,“在世界上”和“国际价值”重复,应该把“在世界上”去掉,故选A。【考点定位】辨析或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6.(2分)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又是一年“世界华人

6、炎帝故里寻根节”,《随州日报》社的记者、编辑们简直忙坏了B.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产生了儒、释、道…等各家学说C.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我曾读到一个警句,是:“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D.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答案】D【解析】【考点定位】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7.(2分)下列对联对应的作家、作品,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1)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笫一家。(2)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3)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4)踏《莽原》,刈《野草》

7、,《热风》《奔流》,一生《呐喊》;痛《毁灭》,叹《而已》,《十月》《噩耗》,万众《彷徨》。A.(1)杜甫(2)《岳阳楼记》(3)《西游记》(4)鲁迅B.(1)李白(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3)《聊斋志异》(4)老舍C.(1)李白(2)《岳阳楼记》(3)《聊斋志异》(4)鲁迅D.(1)杜甫(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3)《西游记》(4)老舍【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文学常识判断的知识点有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