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bview红绿灯课程设计报告.doc

labview红绿灯课程设计报告.doc

ID:60775386

大小:463.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12-17

labview红绿灯课程设计报告.doc_第1页
labview红绿灯课程设计报告.doc_第2页
labview红绿灯课程设计报告.doc_第3页
labview红绿灯课程设计报告.doc_第4页
labview红绿灯课程设计报告.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labview红绿灯课程设计报告.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1课程设计目的(1)掌握labview的软件编程方法;(2)培养综合应用所学知识来指导实践的能力;1.2课程设计的任务本次课程设计要完成一个十字交通灯的设计,这个交通灯系统能为东西和南北两个方向行驶的车辆指示能否通行。这个交通路口每一个方向上的红绿灯按绿—黄—红的顺序循环,每个循环的时间为60秒,其中红灯时间为30秒,黄灯时间5秒,绿灯时间25秒,当按下停止键时,循环停止。1.3课程设计的要求及技术指标(1)能够将现实生活中的交通灯出现顺序在电脑上面显示;(2)要有时间现实;(3)具有有好的人机界面;1.4总体设计思

2、路此次设计可以用12盏灯来指示路口的红绿灯状况,他们分别是下文中的东西红1、东西红2、东西黄1、东西黄2、东西绿1、东西绿2、南北红1、南北红2、南北黄1、南北黄2、南北绿1、南北绿2。信号灯按一定规律循环点亮,每盏红灯亮30秒,每盏黄灯亮5秒,每盏绿灯亮25秒。每个循环包括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南北绿(1、2)和东西红(1、2)亮25秒;第二阶段:南北黄(1、2)和东西红(1、2)亮5秒;第三阶段:南北红(1、2)和东西绿(1、2)亮25秒;第四阶段:东西黄(1、2)和南北红(1、2)亮5秒;中间放置一个时间计数器,用于

3、观测时间的进行。用计数器产生以秒为单位的计时信号,再将信号进行分段,每到一个时间段时时间系统进行相应的动作。总体流程图如下:1.5前面板的设计前面板是VI的用户界面。创建VI时,通常应先设计前面板,然后在前面板上创建输入/输出任务。本课程设计总前面板的设计比较简单,需要用到12盏灯、一个时间显示器、一个停止键即可。其中的12盏灯,在控件选板中选择指示灯,将它放在前面板合适的位置,单击鼠标右键,更改指示灯的属性,改变指示灯的大小并设定颜色,做出一个合适的指示灯,再用框将每组灯框起来,做成一个交通灯。在每组交通灯合适的位置放

4、置一个数值显示控件作为交通灯的计时器。在前面板合适的位置放置一个开关按钮,控制循环的启停。这样交通灯系统的前面板就做好了。1.6定时信号的产生定时信号在程序框图中右键→执行过程控制→while循环中产生由于i产生的时间频率过快,所以在程序框图中右键→执行过程控制→时间延迟,用于控制i产生时间的频率,防止过快,或者过慢,可自行控制。选中该图标,右键属性,设置配置时间延迟1秒。1.7为了更好的观察时间的变化,添加数值显示器1.8时间信号的分段将得到的时间信号除以每个循环所用的时间60秒,取余数。得到的余数x的范围为0<=x<

5、60,当0<=x<25时,条件满足,执行第一个条件结构里面的程序,东西红和南北绿灯亮。当25<=x<30时,条件满足,执行第二个条件结构里的程序,南北黄河东西红灯亮。当30<=x<55时,条件满足,执行第三个条件结构里的程序,东西绿和南北红灯亮。当55<=x<60时,条件满足,执行第四个条件结构里的程序,东西黄和南北红灯亮。1.9总控制程序本设计采用的是编程方法控制红绿灯的亮灭,简单而又方便。在程序框图中右键→编程→公式节点,在该公式节点框中输入C语言程序,并设置输入输出节点;2.0类型转换由于控制程序中设置的变量时整型

6、,而指示灯是布尔型,所以需要在两者之间添加强制转换,以便于两者之间的连接。通过新数据类型平化和还原,使x强制转换为某个类型。如函数无法转换数据而必须对其解释,Labview可使用临时缓冲区。2.1程序框图总体设计2.2各个工作阶段截图第一阶段:0~25秒内,东西红和南北绿灯亮。第二阶段:25~30秒内,东西红和南北黄灯亮。第三阶段:30~55秒内,东西绿和南北红灯亮。第四阶段:55~60秒内,东西黄和南北红灯亮2.3心得体会此次课程设计圆满结束,对于我经过努力的结果,我感到非常满意。由于大家平时都是学习理论知识,没有过实

7、际开发设计的经验,虽然上课的时候讲过很多LabVIEW的应用,但课后也从没真正地应用过这个软件,对它一点都不熟悉,拿到这个设计的时候都不知道怎么做。但通过对LabVIEW进行了几天的摸索学习,我终于把课程设计做好了,并发现LabVIEW很实用。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基本学会了虚拟仪器设计的步骤和基本方法,提高了动手能力,增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这个课程实际中,我真正的感受到了虚拟仪器的优越性,“软件即仪器”,仅仅在LabVIEW上写入一些图形程序,就可以实现相应的仪器的功能,只需借助一台计算机,一个LabVIEW软件,就

8、可以实现很多仪器的功能。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我遇到不少的问题,但最终我还是战胜困难,取得了成功,当然其中很大一部分功劳都要归功于指导老师和同学们,如果没有指导老师和与同学们的相互交流学习,我的课程设计肯定不会如此轻松。总之,在这次课程设计中,我受益匪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