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化学教学中应用

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化学教学中应用

ID:6085969

大小:2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1-02

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化学教学中应用_第1页
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化学教学中应用_第2页
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化学教学中应用_第3页
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化学教学中应用_第4页
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化学教学中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化学教学中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化学教学中应用  【摘要】探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本文以问题探究为化学课堂教学载体,进行了探究性教学的尝试,其可以增强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其终身学习和毕生发展奠定基础。【关键词】探究式教学模式应用化学教学【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5-0123-02在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教学思想及其方式、方法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教学正从传统的结论教学向现代的探究教学转变。探究课堂教学是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到发现问题,寻找答案的过

2、程中,以达到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和情感体验三者统一的一种教学方式。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意义在于思考一种能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索的最佳课堂教学形式,这是时代发展的需求,是科学教育的需求,更是学生发展的需求。一主导思想和理论依据1.主导思想8现代化学教育不仅要加强化学基础知识的教学,更要重视对学生探究科学知识,研究解决科学问题的过程和方法的训练。2.理论依据第一,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对知识本身发生兴趣,产生认知需要,产生一种要学习的心理倾向,激发学习的动机。第二,从认识论分析:基于外因通过内因作用及辩证地处理教与学的关系;以个人智能的动

3、力系统为基点,因此现代启发式教学的核心是激励、促进学生的积极思维。第三,从师生交互作用分析:充分肯定老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作为实施启发式教学的前提条件。主导作用主要是引导、指导、教导学生启动思维的动力系统,启迪思路,以实现主动、积极的思维。从学生自身来分析,启发式要落实到学生认识技能的发动、发挥和发展上,以维持其学习的动机和兴趣。二科学探究的要素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教师首先要深刻理解科学探究的要素,重视对科学家从事的探究活动和学生的探究学习过程的分析。科学探究过程包含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结论与解释、反思与评价六个要素。1.提

4、出问题8科学探究所倡导的是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观察思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获得发展的学习模式。其中,提出问题是整个过程的核心和关键。学生在科学探究中积极主动地运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用自己的脑子想问题,用自己的语言解决问题,并不断地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是成功地实施科学探究的重要保证。不能提出问题,科学探究就无从谈起。学生的科学探究同样是由问题开始的,学生能从对自然现象、生产和生活实际的观察中发现问题,例如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铝的活泼性比铁强,但为什么现实生活中反而铁制品比铝制品更容易生锈?学生也会在进行科学学习过程中发现或产生问题,如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

5、晶体在烧杯混合,用玻璃棒将固体混合均匀,为什么烧杯会发冷?教师在教学中也经常为引导学生探究,精心设计问题,如钢铁在什么条件下容易生锈?我们如何防止钢铁生锈?这些问题都能引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2.猜想与假设猜想与假设是自然科学发展的形式。科学的发展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猜想和假设不断被证实或证伪的过程。8在学生的科学探究过程中,猜想与假设能为收集、分析和解释信息提供一个大致的框架,从而为制定探究计划或设计实验方案奠定必要的基础。如学生在探究“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时,看到铜片上有气泡冒出且锌片部分溶解,如果学生提出Zn与稀H2SO4反应的电子通过导线转移到铜

6、片上,H+在铜片上得到电子产生H2的假设,学生就会从实验中去验证假设,设计导线中间连接一个电流计的实验去验证假设。科学探究中的猜想与假设是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上,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而提出的,不能凭空想象、随意地提出假设与猜想。没有根据的假设与猜想,只能导致科学探究的失败。3.制定计划在科学研究中对科学问题提出的假设与猜想,必须通过实验进行证明。为使验证假设与猜想的实验能顺利而有效地进行,必须精心设计方案、制定计划。制定计划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假设或猜想的具体化和程序化。从探究案例“金属性的判断方法”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制定计划在科学探究中

7、的作用。如学生比较镁、铝的金属性的强弱时,就会设计如下方案去证明自己的假设。方案如下:比较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金属与非氧化性酸反应置换出氢气,反应越剧烈,金属性就越强。4.收集证据8在科学探索活动中,学生要根据制定的计划收集支持假设的证据。收集证据的途径是多样的。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科学家科学研究的史料、对自然现象和生产生活实际的观察、报刊杂志及网络资料和实验等都是学生获取证据的有效途径。如学生在探究物质的燃烧条件时,可通过以下方法收集证据:对钻木取火原理的分析;对日常生活中物质燃烧现象的观察;对常见灭火方法的分析。5.解释与结论探究者在收集大量证据的基

8、础上,根据信息、事实或现象之间的联系,通过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找到事件的因果关系及相互联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